軀體疾病引起的軀體癥狀,一般有頭痛、失眠、胃口不適、心慌胸悶等等不適, 人得流感,常表現出周身不適。
人流感是由A、B、C三型流感病毒分別引起的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具有8個不同的獨立的基因片段,決定了流感病毒具有基因重排的特性。基因重排業已在新型流感病毒粒子的產生並導致人流感的大流行中起關鍵作用。普遍認為,豬在這種雜合病毒的形成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被認為是「混合器」,因為豬具有這兩種病毒的細胞受體,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都可以感染豬,經過一段時間的雜交後,產生新的重排病毒,再感染人,從而引起人間流感的流行。
臨床特徵與病毒毒株、人群年齡、生理狀況等相關,主要表現發熱、畏寒、乾咳、頭痛、喉嚨痛、周身不適、乏力、鼻塞和流涕等。該病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對嬰幼兒、年邁者及體質弱的人危害較大。
臨床上應注意與流感、普通感冒、細菌性肺炎、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巨細胞病毒感染、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等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1、普通感冒:多種病毒引起,多為散發,起病較慢,上呼吸道癥狀明顯,全身癥狀較輕。感冒俗稱傷風,又稱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癥狀為主要表現。成人多為鼻病毒引起,次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起病較急,初期有咽干、咽癢或燒灼感,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後,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咽痛,有時由於耳咽管炎使聽力減退,也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少量咳嗽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和頭痛。檢查可見鼻黏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輕度充血。如無併發症,一般5~7天痊癒。
2、流感傷寒型鉤體病:夏秋季多發,有疫水接觸史,臨床除發熱外,腓腸肌壓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實驗室檢查可通過顯凝實驗檢測抗體,若抗體效價為1:400以上增高,考慮該病,通過血培養可診斷。
3、鏈球菌性咽炎:該病咽部紅腫,扁桃體腫大,有膿性分泌物,頜下淋巴結腫大,WBC 中性粒細胞增高,血培養( )。
4、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 要通過病原學檢查來區別。
5、支原體肺炎:也要通過病原學檢查來區別。
臨床特徵與病毒毒株、人群年齡、生理狀況等相關,主要表現發熱、畏寒、乾咳、頭痛、喉嚨痛、周身不適、乏力、鼻塞和流涕等。該病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對嬰幼兒、年邁者及體質弱的人危害較大。
流感的預防措施:
(一)控制治療傳染源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
(二) 切斷傳播途徑
1. 流行期間,避免集會或集體娛樂活動,老幼病殘易感者少去公共場所,注意通風,必要時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
2. 醫護人員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三) 疫苗預防
滅活疫苗:效果較好,接種對象為老人、兒童、嚴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觸患者的人員;接種時間為每年-11月中旬,每年接種1次,2周可產生有效抗體。下列情況禁用:對雞蛋過敏者;急性傳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個月以下嬰兒。
減毒活疫苗:採用噴鼻法接種
(四) 藥物預防
用於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發病者,金剛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對甲型流感有一定預防作用,對乙型流感無效。
預防流感的幾種常用小措施:
1、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3、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4、秋冬氣候多變,注意加減衣服。
5、多飲開水,多吃清淡食物。
6、注射流感疫苗。
綜合預防
洗鼻+洗手
洗鼻法:以清潔溫水兌不含碘的優質食鹽,濃度為0.9%。通常以4.5克鹽兌500毫升溫水。灌入專門的洗鼻用具,如洗鼻壺中,分別對兩邊的鼻孔進行沖洗,直到鼻腔無異物為止。此法可重複數次,以保持鼻腔無過多分泌物為度。
洗手法:塗抹普通肥皂或殺菌皂,搓洗雙手各個部位。然後以流動不循環使用的水將手清洗乾淨。
<< 周身出汗 周期性畏寒發熱出汗熱退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