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栓塞是血塊或進入血管內的異物成為栓子,隨著血流沖人並停頓在口徑與栓子大小相似的動脈內,造成動脈阻塞,引起急性缺血的臨床表現。特點是起病急驟,癥狀明顯,進展迅速,預後嚴重,需積極處理。急性動脈栓塞的臨床表現,可以概括為5「P」:疼痛、感覺異常、麻痹、無脈和蒼白。

1.疼痛 往往是最早出現的癥狀,由栓塞部位動脈痙攣和近端動脈內壓突然升高引起疼痛。起於阻塞平面處,以後延及遠側,並演變為持續性。輕微的體位改變或被動活動均可致劇烈疼痛,故患肢常處於輕度屈曲的強迫體位。

2.皮膚色澤和溫度改變 由於動脈供血障礙.皮下靜脈叢血液排空,因而皮膚呈蒼白色。如果皮下靜脈叢的某些部分積聚少量血液,則有散在的小島狀紫斑。栓塞遠側肢體固供血不足,皮肢溫度降低並有冰冷感覺。用手指自趾(指)端向近側順序檢查,常可捫到驟然改變的變溫帶,其平面一般要比栓塞平面約低一手寬的距離.對栓塞部位的定位有一定臨床意義。如腹主動脈末端栓塞音,約在雙側大腿和臀部;髂總動脈栓塞者,約在大腿上部;股總動脈栓塞者.約在大腿中部;膕動脈栓塞者,約在小腿中部。

3.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由於栓塞及動脈痙攣,導致栓塞平面遠側的動脈搏動明顯減弱,以至消失;栓塞的近側動脈搏動反而加。

4.感覺和運動障礙 由於周圍神經缺血,引起栓塞平面遠側肢體皮膚感覺異常、麻木甚至喪失。然後可以出現深感覺喪失,運動功能障礙以及不同程度的足或腕下垂。

5.動脈栓塞的全身影響 栓塞動脈的管腔愈大,全身反應也愈重。伴有心臟病的病人,如果心臟功能不能代償動脈栓塞後血流動力學的變化,則可出現血壓下降、休克和左心衰竭,甚至造成死亡。栓塞發生後,受累肢體可發生組織缺血壞死,引起嚴重的代謝障礙,表現為高鉀血症、肌虹蛋白尿和代謝性酸中毒,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

大動脈供血障礙的原因

動脈栓塞主要由血栓所造成,此外,空氣、脂肪、癌栓以及導管折斷等 異物也能成為栓子。

栓子的主要來源如下:

①心源性,如風濕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細菌性心內膜炎時,心室壁的血栓脫落;人工心臟瓣膜上的血栓脫落等。

②血管源性,如動脈瘤或人工血管腔內的血栓脫落;動脈粥樣斑塊脫落。

③醫源性,動脈穿刺插管導管折斷成異物,或內膜撕裂繼發血栓形成並脫落等。其中以心源性為最常見。栓子可隨直流沖入腦部、內臟和肢體動脈。一般停留在動脈分叉處。在周圍動脈栓塞中,下肢較上肢多見,依次為股總動脈、髂總動脈、膕動脈和腹主動分叉部位;在亡肢,依次為肱動脈、腋動脈和鎖骨下動脈。主要病理變化有:早期動脈痙攣,以後發生內皮細胞變性,動脈壁退行性變;動脈腔內繼發血栓形成;嚴重缺血後6-12小時,組織可以發生壞死,肌肉及神經功能喪失。

ADVERTISEMENT

大動脈供血障礙的診斷

1.發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出汗、蒼白,可伴關節炎和結節性紅斑。

2.局部表現: (1)頭臂動脈型:上肢易疲勞、疼痛、發麻或發涼感覺,咀嚼時面部肌肉疼痛,情緒易激動,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易暈厥、視力減退和一過性眼前發黑。單側或雙側橈、肱、腋、頸或顳等動脈的搏動減弱或消失,而下肢動脈搏動正常,上肢血壓測不出或明顯減低,或兩臂收縮壓相差>2.67kPa(20mmHg),下肢血壓正常或增高。狹窄的血管部位可聽到持續性或收縮期雜音; (2)胸腹主動脈型:下肢麻木、疼痛、發涼感覺,易疲勞,間歇性跛行,上肢血壓持續增高者可有高血壓的各種癥狀,下肢動脈一側或兩側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測不出或明顯降低,上肢血壓增高,腹部或腎區可聽到收縮期雜音,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出現急性左心衰竭的體征; (3)腎動脈型:持續、嚴重或頑固的高血壓,以及由高血壓所引起的各種癥狀。四肢血壓均明顯增高。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左心衰竭的體征,上腹部或腎區可聽到收縮期雜音; (4)肺動脈型:單純肺動脈型輕者可無明顯癥狀,重者可有紫紺、心悸、氣短。肺動脈瓣區、腋部和背部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區第二音亢進等肺動脈高壓的表現; (5)混合型:病變累及上述兩組或兩組以上的血管。大多數患者有明顯高血壓表現,其他表現隨所受累血管的不同而異。

大動脈供血障礙的鑒別診斷

㈠急性動脈血栓形成 臨床上鑒別急性動脈栓塞和動脈粥樣硬化繼發血栓形成是非常困難的,但兩者鑒別又非常重要,取栓術採用氣囊導管法相對安全有效。但血栓取出術(thrombectcmy)常常失敗,也可能擴大阻塞範圍。動脈血栓形成有長期供血不足癥狀,如麻木感、畏寒和間歇性跛行等。檢查時有皮、甲、肌肉萎縮病變,起病不如動脈栓塞那樣急驟,往往有一段時間的血管功能不全的前驅癥狀。動脈造影見受累動脈管壁粗糙,不光整或扭曲、狹窄和節段性阻塞,周圍並有較多側支循環,呈扭曲或螺旋形。注意到這些對鑒別診斷是有幫助的。

㈡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 急性髂股血栓性靜脈炎、股藍腫病人可能引起動脈反射性痙攣,使遠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溫降低、皮色蒼白、肢體水腫、易誤診為動脈栓塞。水腫常是嚴重動脈供血不足之晚期表現,皮膚和肌肉明顯缺血發生在先,但大多數血栓性靜脈炎嚴重水腫發生在皮膚壞死以前。同時有淺靜脈曲張,皮膚顏色青紫等,易和動脈栓塞相鑒別。

㈢動脈內膜分離 動脈內膜分離引起腔內假性竇道壓迫動脈腔可伴有遠端動脈栓塞性阻塞。但這些病人常有胸背痛,長期高血壓病史,聽診有雜音,胸片有縱隔增寬等有助於診斷。

此外,周圍動脈瘤血栓形成,膕動脈受壓綜合征(popliteal entrapment syndrome)以及麥角碱中毒(ergotintoxication)都可能產生間歇性跛行,嚴重缺血癥狀需加註意鑒別。

1.發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出汗、蒼白,可伴關節炎和結節性紅斑。

2.局部表現: (1)頭臂動脈型:上肢易疲勞、疼痛、發麻或發涼感覺,咀嚼時面部肌肉疼痛,情緒易激動,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易暈厥、視力減退和一過性眼前發黑。單側或雙側橈、肱、腋、頸或顳等動脈的搏動減弱或消失,而下肢動脈搏動正常,上肢血壓測不出或明顯減低,或兩臂收縮壓相差>2.67kPa(20mmHg),下肢血壓正常或增高。狹窄的血管部位可聽到持續性或收縮期雜音; (2)胸腹主動脈型:下肢麻木、疼痛、發涼感覺,易疲勞,間歇性跛行,上肢血壓持續增高者可有高血壓的各種癥狀,下肢動脈一側或兩側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測不出或明顯降低,上肢血壓增高,腹部或腎區可聽到收縮期雜音,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出現急性左心衰竭的體征; (3)腎動脈型:持續、嚴重或頑固的高血壓,以及由高血壓所引起的各種癥狀。四肢血壓均明顯增高。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左心衰竭的體征,上腹部或腎區可聽到收縮期雜音; (4)肺動脈型:單純肺動脈型輕者可無明顯癥狀,重者可有紫紺、心悸、氣短。肺動脈瓣區、腋部和背部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區第二音亢進等肺動脈高壓的表現; (5)混合型:病變累及上述兩組或兩組以上的血管。大多數患者有明顯高血壓表現,其他表現隨所受累血管的不同而異。

大動脈供血障礙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高脂血症、高血壓、吸煙、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下等,是本病的易患因素,因此在預防上亦是重點。嚴格地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可以有效地達到預防的目的。

參看

  • 周圍動脈栓塞
  • 其它癥狀

大動脈供血障礙1239


<< 大汗昏暈 大動脈錯位 >>

大動脈供血障礙相關圖片

大動脈供血障礙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大動脈供血障礙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
老年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動脈缺血症候群
向頸段脊髓供血的根動脈缺血症候群
衝動型人格障礙
動脈盜血
動脈出血
大動脈錯位
冠狀動脈竊血現象
肝靜脈迴流障礙
靜脈迴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