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舌,病證名。出《靈樞.終始》。又名子舌、重舌風、蓮花舌。症見舌下血脈腫脹,狀似舌下又生小舌,或紅或紫,或連貫而生,狀如蓮花,飲食難下,言語不清,口流清涎,日久潰腐。多由心脾濕熱,復感風邪,邪氣相搏,循經上結於舌而成。初起宜急泄心脾之熱。不能發音者,宜先通關開竅。潰爛者吹錫類散。出血者用炒蒲黃末吹之。外用三棱針刺金津、玉液兩穴出血,用淡鹽湯漱口,吹冰硼散。

概述

重舌,病證名。出《靈樞.終始》。又名子舌、重舌風、蓮花舌。症見舌下血脈腫脹,狀似舌下又生小舌,或紅或紫,或連貫而生,狀如蓮花,飲食難下,言語不清,口流清涎,日久潰腐。多由心脾濕熱,復感風邪,邪氣相搏,循經上結於舌而成。初起宜急泄心脾之熱。不能發音者,宜先通關開竅。潰爛者吹錫類散。出血者用炒蒲黃末吹之。外用三棱針刺金津、玉液兩穴出血,用淡鹽湯漱口,吹冰硼散。

重舌,亦可由虛火上灼舌本,熱結血瘀、濕熱停聚所致。以舌下腫起、色紅或紫,如重生一舌,或舌下腫起,狀如蓮花為主要表現的舌體疾病。

本病多見於西醫學所指舌下腺炎、舌下間隙感染等。  

鑒別診斷

口舌痰包:舌下腫塊,表面淡紅或淡黃色,光滑,觸之柔軟,微脹不痛,穿刺可抽出淡黃色液體。  

重舌主要證型

1.眙毒(蘊結)證:嬰幼兒,舌下腫脹如小舌樣,舌紅,觸之微硬,流涎,煩躁不寧,拒乳,時啼哭,或見發熱面赤,唇紅,小便短赤,舌紅,,苔黃,指紋青紫或脈數。清心解毒。

2.心睥積熱證:舌下疼痛,赤腫如小舌之狀,舌體伸縮受限,妨礙言語及吞咽、飲食,流涎唾,可伴發熱,口乾渴,心中煩熱,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脈數。清心瀉睥。

3.陰虛火旺證:舌下紅腫疼痛,占體活動受限,頜下署核腫大壓痛。五心煩熱,口燥咽於,失眠,大便秘結,小便黃,舌干紅少苔,脈細數。滋陰降火。

4.血瘀舌下證:舌下腫脹暗滯,疼痛,舌體活動受限,唾液少,頜下核腫大壓痛,口微干,小便黃,舌偏紅有瘀點,脈弦略數。活血散結。

5.濕熱蒸舌證:舌下紅腫疼痛,按之軟,日久不潰,妨礙言語、吞咽,時流涎唾,頜下核腫大壓痛。體倦,納呆,小便黃,舌質紅胖,苔白黃厚膩,脈濡數。清熱化濕。  

重舌的辨證論治

心脾積熱

【證見】 過食辛辣熱毒之物,舌下日漸腫大,舌背抬起,舌卷短縮,舌下筋脈紫脹,痛不可忍,如火灼樣。言語不清,飲食不下,發熱,煩躁,便秘,口臭,口流熱涎,頜下臖核腫痛。舌紅,苔黃,脈洪數。

ADVERTISEMENT

【治法】 清瀉心脾。

【方葯】

1.主方導赤散(錢乙《小兒葯證直訣》)加減

處方:生地黃15克,木通12克,竹葉15克,甘草梢10克,石膏30克(先煎),梔子15克,防風10克,金銀花12克。水煎服。

若大便秘結者,加大黃、芒硝。熱毒較盛者,加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

2.中成藥

(1)六神丸,口服,用量服法見牙癰。

(2)復方板藍根片(沖劑),口服,片劑每次片,每日3次;沖劑每次包,每日~3次。  

胎毒內蘊

【證見】 小兒舌下發紅腫脹,拒乳哭鬧不止,口角流涎多,甚至連頸項胸前也濕透,煩躁不眠,高熱,指紋紫滯。

【治法】 清心解毒。

【方葯】

1.主方黃連解毒湯(王燾《外台秘要》)加味

處方:黃連15克,黃芩3克,黃柏3克,梔子4克,燈心草3扎,犀角0.5克(以水牛角30克代),先煎。水煎服。

若語言不利者,宜通關開竅,可用安宮牛黃丸。

2.中成藥

(1)清開靈口服液,口服,每次瓶,每日~3次。

(2)兒科七厘散,口服,每次l歲以下l/2瓶,1歲以上l瓶,每日1次。  

重舌的外治法

1.舌下吹用冰硼散或薄荷研末合冰片少許摻口,或吹涼心散,每日—3次。

2.若潰爛者,吹錫類散。舌下出血者,用炒蒲黃末。涎出量多者,用聖惠方。  

重舌的其他療法

1、針灸療法 初起應急泄其熱,用三棱針刺出惡血,或針金津、玉液2穴,約5分處,出血,然後用淡鹽水漱口,再吹冰硼散。也可針刺少商、合谷2穴,強刺激,不留針。

2、滴點療法

取位:舌

操作方法:取土牛膝根(鮮者)30克,清水沖洗乾淨,搗爛取汁滴鼻。l個鼻孔3滴,l次只滴1個鼻孔,兩鼻孔輪流滴。每天3-5次。  

文獻別錄

《幼幼集成.舌病證治》:"重舌者,心脾有熱。蓋脾之大絡出於舌下,有熱則氣血俱盛,附舌根下忽重生一舌而短小。內服沆瀣丹,外以針砭去惡血,用蒲黃、黃柏末敷之"。

重舌12437


<< 重瞳 重鏈病 >>

重舌相關圖片

重舌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重舌
捕蠅舌征
重聽
唇厚舌大
唇乾舌燥
重複陰莖
重複尿道
重複膀胱
短縮舌
多重肺部感染
地圖舌
多重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