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亦稱K?hler-Freiberg病,多數學者認為其發病與慢性損傷有關,也有學者認為是年幼時跖骨頭創傷性骨骺骨折所致。好發部位依次為第2跖骨頭、第3跖骨頭,偶見於第4跖骨。
(一)發病原因
可能與早期的局部創傷有關。
(二)發病機制
本病好發於10~18歲的青少年,女性居多,亦可見於成人,10%為雙側性。患者步行時前足痛,可有發作性劇痛。受累跖骨頭、頸部腫脹,壓痛以跖面明顯,趾背伸時疼痛加劇。病程較長,為1~3年。可因關節面不平、骨贅壓迫等造成持續性疼痛或局部輕度畸形。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X線片表現,即可成立診斷。
顯示受累跖骨頭、頸不規則增大,橫徑增寬,密度增高,關節面不平,並有分節狀碎裂。部分患者顯示第1跖骨較短,第2跖骨相對過長。依側位X線片可分為:
1.前緣型 病變不超過跖骨頭前上緣的1/3。
2.全骺型 病變累及全部跖骨頭。
3.中間型 病變範圍在前兩者之間。
局部可並發畸形。
(一)治療
急性期應避免負重1~2周,嗣後可使用前足弓墊保護,直至癥狀消失,一般需要數年。成年患者如骨贅壓迫趾神經引起持續性疼痛,可切除骨贅成游離體。跖骨頭切除術僅適用於保守治療無效的部分全骺型患者。
(二)預後
經治療後,效果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