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中,以卵巢癌合并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卵巢及其他女性生殖器官癌並發乳腺癌也是較常見的組合。

早在1932年Warren和Gafe就提出了診斷標準:①每一腫瘤必須具有明確的惡性特徵;②每個腫瘤之間必須彼此分離;③必須排除來自其他腫瘤轉移或複發的可能性。

1975年Deligdisch建議,女性生殖道MPC先後在1年內發生者,稱「同期性」;長於1年後發生者,稱為「異期性」。

近年來,「同時發生(synchronous)」的MPC也不乏報道。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的病因

發病機制學說

1、子宮內膜異位症惡變學說

理論:

(1)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卵巢癌共同存在於同一個卵巢,而且具有相同的組織學關係。

(2)卵巢癌起源於卵巢的子宮內膜組織,而不是來源於其他部位的浸潤。

理據:

異位子宮內膜存在雌、孕激素受體,可以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發生周期性變化,多數停留在早期或中期增殖期而不再繼續發展。

ADVERTISEMENT

2、延伸的米勒管系統(extender Molltrian system) 學說

理論:

(1)胚胎髮生時,卵巢的生髮上皮與米勒管密切相關。

(2)成人的米勒管衍生物和卵巢表面可作為一種形態單位,對其周圍的環境起反應。

理據:

(1)延伸的米勒管系統能形成組織類型相似的上皮性腫瘤,也可形成具有婦科特點的生殖道混合性間質瘤。

(2)多個解剖部位可同時發生相同的或獨立的腫瘤性或瘤樣增殖現象。

(3)子宮內膜發展為腺癌時,卵巢可同時伴有子宮內膜和(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的上皮性惡性腫瘤也常伴有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

3、癌基因突變學說

理論:

「泄殖腔基因性」(cloacogenic)的多部位癌變擁有一個共同的易感區域,這個區域對相同的癌基因有多點反應,胚胎髮生相關的組織對相同的癌基因表現出很高的接受性。

理據:

子宮內膜和卵巢具有相同的癌基因「易感區域」,發生子宮內膜和卵巢原發性雙癌時可伴有明顯的p53表達異常。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的癥狀

一、子宮內膜和卵巢原發雙癌的癥狀

1、異常陰道出血,腹部出現包塊。

是本病主要癥狀。

2、子宮肌層浸潤和盆腔內擴散。

3、出現腹痛或腹脹

4、原發不育

5、子宮增大。

二、子宮內膜和卵巢原發雙癌診斷標準

(1)兩個癌灶無直接聯繫。

(2)兩個腫瘤的組織學類型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3)兩個腫瘤常局限於原發灶,或伴微小轉移。

(4)腫瘤主要存在於卵巢和子宮內膜。

(5)常伴有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

(6)無淋巴和血管內的浸潤。

(7)卵巢內有時伴有子宮內膜移位症。

(8)通常無子宮肌層浸潤或僅有淺表的肌層浸潤。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的診斷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的檢查化驗

一、超聲檢查

對盆腔包塊、腹水檢測效果好,對子宮增大的診斷率較低。

二、MR檢查

有不同程度的子宮增大,子宮內膜不規則增厚,結合帶中斷或顯示不清,卵巢不規則增大,信號不均。

三、組織病理學檢查

多採用診刮術,較少採用宮頸刮片。

1、大體檢查:

(1)卵巢:

多呈圓形或卵圓形,包膜完整。切面呈分葉狀,灰黃、灰白或棕褐色,質脆。

(2)子宮:

粘膜面呈息肉狀、菜花樣。腫瘤小於2厘米,無浸潤或僅有輕度肌層浸潤。

鏡下檢測:

(1)卵巢:

纖維性間質中出現腺體大小不等的腺腔。

腺體被復層上皮細胞包覆,伴有少量嗜酸性胞漿。

(2)子宮:

腫瘤位於黏膜層和淺肌層,多伴不典型增生。

高分化者呈呈乳頭狀或腺腔樣,低分化者侵入肌層。

四、其他

腫瘤標誌物檢查、分泌物檢查、腹腔鏡檢查等。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的鑒別診斷

子宮內膜癌伴卵巢轉移:

病理檢查中滿足一下標準中的兩項則可確診。

①雙側卵巢受累,卵巢呈多結節狀

②小卵巢(<5cm)。

③血管浸潤。

④輸卵管受累。

⑤子宮深肌層浸潤。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的併發症

可出現腹水及感染。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預防:

1、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做到早期發現。

2、及時根治,術後做好隨訪。

二、術前準備:

1、檢查準備

包括心、肝、腎功能檢查,各生化檢查,三大常規檢查,胸部X線,婦科檢查。

2、陰道準備

術前3天,陰道用0。5%聚維酮碘沖洗並上藥。

3、腸道準備:

術前1天給予口服番瀉葉30g代茶飲,術前1天晚吃流質食物。

手術前晚及手術當日清晨清潔洗腸。

手術前10小時要禁食、術前8小時禁水。

4、皮膚準備:

術前1天進行皮試、備皮(在手術的相應部位剃除毛髮並進行體表清潔)、抽血樣。

另外,應做好交叉配血備用。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的西醫治療

合理手術方案:

1、手術

範圍:全子宮並附件切除,大網膜切除和盆腔淋巴結切除。

注意事項:

術中發現腫瘤局限在卵巢或僅伴有盆腔內浸潤、腹腔擴散和大網膜轉移,子宮增大或伴有腹水時就應該考慮患有本病。

術中留取腹水或腹腔沖洗液進行細胞學檢查。

術後應切開子宮,觀察子宮內膜是否有癌變。

2、化療

(1)單一烷化劑

用於腫瘤局限在卵巢,為2級以上或卵巢腫瘤已破潰者。

(2)順鉑聯合其他藥物

用於卵巢癌盆、腹腔浸潤或腹腔沖洗液細胞學陽性者。

3、放療

包括外放射和穹隆放鐳。

指征:

(1)盆腔淋巴結陽性。

(2)為2~3級子宮內膜癌。

(3)子宮內膜癌浸潤宮頸。

(4)腫瘤侵犯子宮肌層大於50%。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的護理

預後較好,原發性雙癌或局限於子宮內膜和卵巢癌者治療效果較好。

影響預後的有關因素:

(1)腹腔沖洗液細胞學檢查:

腹腔細胞學陽性是卵巢癌預後可不良。

(2)組織學類型:

典型的子宮內膜腺癌和卵巢子宮內膜樣癌比兩個不同的組織學類型的預後好。

(3)腫瘤分級:

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腫瘤生存率依次降低。

(4)腫瘤浸潤程度:

局限在子宮內膜和卵巢的雙癌、伴有盆腔內浸潤的腫瘤、伴有腹腔和大網膜轉移的腫瘤生存率依次降低。

(5)子宮肌層浸潤:

生存率:

僅伴淺肌層浸潤或無肌層浸潤者>無肌層浸潤或僅有淺表肌層浸潤者>伴有子宮深肌層浸潤者>子宮深肌層浸潤者。

(6)放療:

放射治療可改善預後。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吃什麼好?

一、食療方

1、艾葉蛋

雞蛋 2 個,艾葉250 g,清水適量。

製法:用瓦缸(忌用鐵器)文火煮艾葉及雞蛋,雞蛋煮熟後,撈出去殼後再煮10 分鐘。

功效: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2、陳香牛肉

香附子15 g,陳皮30 g,牛肉500 g,蔥、姜、鹽適量。

製法:陳皮與香附子加水2000 克煎半小時去渣,放入牛肉加蔥、姜、鹽等調料,文火炖至酥爛,涼透切片食之。

功效:舒肝理氣,健脾益氣。

3、土茯苓龍葵樹子蛇舌豬肉湯

龍葵40g,葵樹子40g,蜜棗兩個,白花蛇舌草、土茯苓40g,豬肉240g,細鹽少許。

製法:

①將龍葵、葵樹子、白花蛇舌草和土茯苓分別用清水浸透。

②將所有材料用清水洗乾淨,放入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改用中火煲2小時左右,以少許細鹽調味。

4、女貞子蟲草阿膠花膠瘦肉湯

陳皮1角,女貞子、冬蟲夏草、山藥、阿膠40g,杜仲20g,花膠、瘦豬肉120g ,細鹽少許。

製法:隔水炖4小時左右,取出以上全部材料(可上碟做送菜佐膳),再放入阿膠,繼續加熱溶阿膠,並以少許細鹽調味,即可以飲用。

5、馬鞭苦瓜薏米豬肉湯

蜜棗4個,馬鞭草40g,生薏米80g,苦瓜500g,豬肉240g,細鹽少許。

製法:

①苦瓜切開去核。

②馬鞭草、生薏米分別用清水浸透。

③將所有材料用清水洗乾淨。

④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2小時左右,加入少許細鹽調味。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去濕、止帶止癢

適應症:生殖系統癌瘤,帶下赤白相雜、淋漓不斷、氣味腥臭、小腹疼痛、外陰瘙癢、失眠多夢、小便黃赤等病症。

禁忌症:脾胃虛弱之人、孕婦不宜飲用。

6、何首烏芡實白鱔湯

坤草15g,芡實30g,何首烏60g,白鱔魚250g。

【製法:

①將何首烏、芡實洗凈,浸半小時。坤草洗凈,用紗布包。鱔魚去頭、腸臟,洗凈。

②將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去坤草,調味即可。

二、飲食禁忌

1、多吃薊菜、甜瓜、薏米、菱、薜荔果、牛蒡菜、烏梅、牡蠣、甲魚、海馬。

2、多吃防治化療、放療副作用的食物

豆腐、豬肝、鯽魚、青魚、墨魚、鴨、田雞、牛肉、山楂、綠豆、烏梅、無花果。

3、出血:多吃魚翅、海參、鮫魚、黑木耳、香菇、蘑菇、淡菜、蠶豆。

4、腰痛:多吃蓮子、核桃肉、韭菜、薏米、梅子、芋艿、甲魚、栗子、海蜇、蜂乳、鱟、梭子蟹。

5、水腫:多吃鱘魚、石蓴、胰魚、赤豆、鯉魚、鯪魚、玉蜀黍、萵苣、泥鰍、蛤、鴨肉、椰子漿。

6、白帶:多吃烏賊、文蛤、蟶子、淡菜、牡蠣、龜、海蜇、羊胰、豇豆、雀、白果、蓮子、胡桃、芡實、芹菜。

7、忌吃發物:如羊肉、蟹、蝦、鹹魚、鰻魚、黑魚等。

8、忌熱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如桂圓、阿膠、紅棗、蜂王漿等。

9、飲食宜清淡,忌食辣椒、麻椒、生蔥、生蒜、白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及冰凍食品。

參看

  • 婦科疾病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13622


<< 諾瓦克病毒性胃腸炎 女性尿道癌 >>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相關圖片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發癌
妊娠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
肥胖性生殖無能綜合征
男性生殖腺機能減退症
男性生殖繫結核
男性生殖器外傷
男性生殖器畸形
生殖道腫瘤皮膚轉移
小兒肥胖性生殖無能綜合征
卵巢混合性生殖細胞-性索間質腫瘤
生殖道腫瘤
多發性消化道息肉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