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腦膜炎多見於開放性顱腦損傷、火器傷及顱底骨折患者。常與傷口處理過晚、清創不徹底有關。多為瀰漫性化膿性腦膜炎,為細菌侵入蛛網膜下腔所致。致病菌常為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外傷性腦膜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由顱腦損傷所引起的腦膜炎多見於顱底骨折伴腦脊液漏的病人,或因顱腦穿透性開放傷而引起,不過後者如果早期處理得當,伴發腦膜炎的機會比想像的要少得多。化膿細菌進入蛛網膜下腔的途徑除經由開放的創口之外,亦可從血液、呼吸道、鼻旁竇、中耳及乳突區甚至蝶鞍進入。

(二)發病機制

病原菌一般常為葡萄球菌、鏈球菌,亦可見革蘭氏陰性桿菌或厭氧菌,但經額竇、篩竇導入顱內的化膿性腦膜炎則以肺炎雙球菌為多。顱腦穿透傷晚期的腦膜炎,常為腦深部感染侵入腦室系統或因膿腫破裂而致,感染一旦發生,由於細菌的毒素和蛛網膜下腔的炎性反應,將導致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及腦血流的障礙。

外傷性腦膜炎的癥狀

傷後初期,常有創傷反應所致中等度發熱,如3~4天體溫下降後,再度出現高熱,或體溫不降反而升高,伴有頭痛、噁心、嘔吐、全身畏寒、脈速和意識障礙,甚至出現譫妄及抽搐。檢查有腦膜刺激症,表現為頸項強硬、克氏征及布氏征陽性。但也有少數腦膜炎病人發病隱襲,如腦脊液漏所致繼發性顱內感染,可在罹病之後1~2天尚無明顯不適。顱腦穿透傷晚期的腦膜炎常出現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及腦血流的障礙。

對疑有腦膜炎的病人,早期宜先行腰穿作腦脊液檢查,及時明確診斷,根據頭外傷史、臨床表現及腦脊液檢查結果即可明確診斷,顱腦CT掃描有助於明確感染的原因,以利進一步確定治療方案。

外傷性腦膜炎的診斷

外傷性腦膜炎的檢查化驗

1.血常規 可顯示外周血白細胞明顯增高。

2.腰椎穿刺 腦脊液壓力正常或稍高,外觀混濁,白細胞數顯著增多,多為多核細胞,糖定量降低,蛋白含量增高,細菌培養可為陽性。

一般CT掃描多無異常發現,嚴重時可見腦基底部腦池、大腦縱裂池有高密度影及脈絡叢密度增高。並發腦炎時,腦實質內出現局限性或瀰漫性低密度區,腦室呈對稱性縮小。增強掃描時,軟腦膜和腦皮質呈細帶化或有腦回狀強化表現。當腦膜炎伴發腦膿腫、腦積水、硬腦膜下積膿、腦室炎時,則CT更有助於診斷。

外傷性腦膜炎的併發症

外傷性腦膜炎若未及時合理的治療往往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如腦膿腫、腦積水、腦腫脹、硬膜下積膿及腦血管性損害等。

ADVERTISEMENT

外傷性腦膜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及時手術清創、有效地控制頭皮及顱骨感染,對於腦脊液漏的病人應及時進行治療。

外傷性腦膜炎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1.一般治療 安靜卧床,保持呼吸道通暢,吸痰、給氧、止驚、降溫。

2.抗生素治療 在及時查明病原菌的基礎上儘早投給能透過血腦屏障的強效抗生素,劑量必須夠大,療程必須夠長。給葯途徑盡量採用分次靜脈點滴,以保持均勻有效的血液藥物濃度。有時為了提高抗生素在腦脊液中的濃度,可同時鞘內給葯。治療過程應根據細菌培養及葯敏結果及時調整抗生素種類。

3.合理地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脫水葯。

4.腰椎穿刺 在全身用藥的同時,尚需行腰椎穿刺,每天或隔天1次,既可引流炎性腦脊液,又便於經鞘內給葯,一般常用慶大黴素2萬~4萬U加生理鹽水10~15ml稀釋後,鞘內緩注,每天或隔天1次,但應注意濃度不可過高,以免引起刺激和粘連。

5.去除病因 根據不同的致病原因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如系顱底骨折腦脊液漏所致,可於感染控制後1~2月行腦脊液漏修補手術;如系顱內異物所致,可於抗炎治療後行異物摘除;如系開放性傷道感染,可行傷道病灶清除等。

(二)預後

外傷性腦膜炎若未及時合理的治療往往造成如腦膿腫、腦積水、腦腫脹、硬膜下積膿及腦血管性損害等嚴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病死率高達18.6%。

參看

  • 腦外科疾病

炎症分類常見炎症消炎抗生素對症用藥 外傷性腦膜炎14049


<< 外陰癌 外傷性骨化性肌炎 >>

外傷性腦膜炎相關圖片

外傷性腦膜炎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外傷性腦膜炎
遲發性外傷性腦內血腫
外傷性硬膜下積液
外傷性腦膿腫
外傷性腦脊液漏
外傷性腦積水
外傷性腹膜後出血或血腫
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綜合征
病毒性腦膜炎
耳源性腦膜炎
複發性無菌性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