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acute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為小兒腹痛的常見病因之一,多見於7歲以下的小兒,多屬病毒感染。

好發於冬春季節,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並發,或繼發於腸道炎症之後。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一般認為與沙門菌感染有關。本病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被污染的肉類、禽蛋類等食物或水傳播給人;醫院內可因被污染的被服、醫療用具、工作人員的手、玩具、公用的水管、門把柄等造成院內交叉感染,嚴重時甚至造成病房內暴發流行。

二、發病機制: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沿腸系膜動脈及其動脈弓分布,十分豐富。迴腸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腸內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迴腸末端停留,故腸內細菌及病毒產物易在該處吸收。

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後,病毒、細菌及其毒素沿血循環到達該區淋巴結,引起腸系膜淋巴結炎。

病毒感染者表現為腸系膜淋巴結增生、水腫、充血,但培養為陰性。沙門菌感染引起的腸系膜淋巴結炎不同於病毒性淋巴結炎,細菌侵及的淋巴結多表現為淋巴結內急性炎症反應、出血及壞死,淋巴結內可分離出沙門菌。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癥狀

一、臨床表現:

1、一般表現:

咽痛、倦怠不適,繼之發熱、腹痛、嘔吐,有時伴腹瀉或便秘。年齡較小患兒在臨床上出現與闌尾炎相似的癥狀,但病情較輕,而無腹肌緊張者,應考慮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大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中並發。

ADVERTISEMENT

2、腹痛:

本病最早出現的癥狀,可在任何部位,但因病變主要侵及末端迴腸的一組淋巴結,故以右下腹常見,腹痛性質不固定,可表現為隱痛或痙攣性疼痛,在兩次疼痛間隙患兒感覺較好。

腹痛以右下腹痛常見,呈陣發性、痙攣性痛,反跳痛及腹肌緊張少見。

最敏感的觸痛部位可能每次體檢不一樣,壓痛部位靠近中線或偏高,不似急性闌尾炎時固定,並且程度較急性闌尾性炎輕微,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緊張。

淋巴結腫大:

約20%的病兒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偶可在右下腹部捫及具有壓痛的小結節樣腫物,為腫大的腸系膜淋巴結。

二、相關檢查:

可行超聲檢查、腹部B超檢查、學常規檢查等。

三、診斷:

可結合臨床表現、病史和相關檢查得出診斷。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診斷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檢查化驗

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

一、血常規:

起病後白細胞可正常或輕度增高。

二、病理組織檢查:

病理表現為淋巴結增生、水腫、充血,但培養常為陰性。

三、糞便檢查:

大、小便常規均正常。

四、超聲檢查:

表現為腹腔腸系膜增厚,並可見腸系膜淋巴結多發腫大,大小不等,多位於右下腹,其外形光滑、完整,皮髓質分界清,呈低回聲,其內回聲均勻,腹腔可見少量液性暗區。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鑒別診斷

應與以下病症相鑒別:

一、急性闌尾炎: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居各種急腹症的首位。轉移性右下腹痛及闌尾點壓痛、反跳痛為其常見臨床表現,但是急性闌尾炎的病情變化多端。急性闌尾炎一般分種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和闌尾周圍膿腫。

1、臨床表現:

其臨床表現為持續伴陣發性加劇的右下腹痛,噁心嘔吐,多數病人白細胞和嗜中性白細胞計數增高。而右下腹闌尾區(麥氏點)壓痛,則是該病重要的一個體征。

典型闌尾炎患兒有轉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壓痛及反跳痛,並有腹肌緊張。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2、鑒別之處:

二者癥狀相似,但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病情較輕,起病較緩慢。

二、結核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結核性腸系膜淋巴結炎(tuberculous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致。可為原發,亦可繼發於身體其他部位的結核感染。多發生於兒童以間歇性腹痛、腹瀉為主要表現,可導致患兒營養不良,腸粘連等。系統的抗結核治療,效果較好。

1、臨床表現:

起病緩慢,除腹痛、發熱外,常有盜汗、消瘦、食欲不振等結核中毒癥狀,並伴有其他部位結核感染。

2、鑒別之處:

結核菌素試驗或結核抗體等均有助於鑒別。

三、感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1、臨床表現:

也可出現腸系膜淋巴結腫大,但常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脾大。

2、鑒別之處:

檢查異形淋巴細胞、冷凝集素、EB病毒效價等有利於診斷。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併發症

本身常為上呼吸道感染的併發症,因患兒多有嘔吐、進食少,脫水,電解質紊亂常見;有些患者可能並發腸套疊,並發腸梗阻。

一、腸套疊:

1、簡介:

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並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常套疊占腸梗阻的15%~20%。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腸套疊多發生於嬰幼兒,繼發性腸套疊則多見於成人。絕大數腸套疊是近端腸管向遠端腸管內套入,逆性套疊較罕見,不及總例數的10%。

2、臨床表現:

腹痛為早期出現的癥狀,其特點是平素健康的嬰兒,無任何誘因而突然發生劇烈的有規律的陣發性腹痛。患兒表現陣發性哭鬧不安、屈腿、面色蒼白。每次發作約10~20分鐘,以後安靜入睡,或玩耍如常,約數十分鐘後又突然發作,其癥狀如前。如此反覆多次,患兒精神漸差、疲乏不堪、面色蒼白。

二、腸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

1、簡介:

指腸內容物在腸道中通過受阻。為常見急腹症,可因多種因素引起。

2、臨床表現:

起病初,梗阻腸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變,繼則發生體液和電解質的丟失、腸壁循環障礙、壞死和繼發感染,最後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預防:

1、定期體檢:

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做好隨訪:

防止病情惡化。

3、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意勞逸結合,多參加體育鍛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腸系膜淋巴結炎多屬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並發,或繼發於腸道炎症之後。因此平時注意預防感冒發熱和注意飲食規律。

二、治療前:

應該對該病症狀和相關的禁忌進行詳細的了解等。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西醫治療

一、保守治療:

若已確診,可保守治療,一般經禁食、靜脈輸液及抗生素治療腹痛,可明顯好轉,逐漸恢復,無需手術治療。

二、手術治療:

1、但若經上述治療,癥狀不見好轉者,或難與急性闌尾炎鑒別時,宜手術探查。

2、沙門菌引起者,如果形成膿腫或出現腹膜炎癥狀,則行手術引流。

沙門菌感染引起胃腸道疾病以胃腸炎最多見,也有引起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報道。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acute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為小兒腹痛的常見病因之一,臨床上易與急性闌尾炎相混淆,多見於7歲以下的小兒,多屬病毒感染。好發於冬春季節,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並發,或繼發於腸道炎症之後。典型癥狀為發熱、腹痛、嘔吐,有時伴腹瀉或便秘。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又稱急性非特異性腸系膜淋巴結炎(acute nonspecif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由Brenneman(1921)首先提出,一般病例藥物治療有效,少數腸系膜淋巴結炎化膿後形成膿腫,則需外科治療。

沙門菌感染引起的腸系膜淋巴結炎不同於病毒性淋巴結炎,好發於兒童或少年。

細菌侵及的淋巴結多表現為淋巴結內急性炎症反應、出血及壞死,淋巴結內可分離出沙門菌。應先行保守治療,若形成膿腫或出現腹膜炎癥狀時,則行手術引流。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護理

預後:

一般較好,大部分不需任何特異治療就可康復。

死亡罕見,可能只發生在出現繼發性特異性細菌感染時(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化膿、淋巴結破裂及破裂後引發的膿腫與腹膜炎)。

參看

  • 兒科疾病

炎症分類常見炎症消炎抗生素對症用藥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14229


<< 小兒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小兒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相關圖片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小兒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結核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結核
腸系膜淋巴結結核
急性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梗死
小兒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
小兒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小兒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小兒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