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導致糞便性狀發生改變,呈黑色並帶有血液。
①上消化道出血(見嘔血)。②小腸出血,如腸結核、局限性腸炎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小腸腫瘤、腸套疊等。③結腸出血,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結腸癌等。④直腸出血,如直腸癌、直腸損害、痔、肛裂等。⑤ 其他疾病,如各種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熱、傷寒與副傷寒、鉤蟲病、維生素缺乏症等。
大便常規即可診斷。
惡息、多泡味的白色糞便:糞類圓線蟲病患者可排出惡息、多泡味的白色糞便,甚至出現嚴重的脂肪痢。腸道癥狀與體征:糞類圓線蟲引起的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長期腹瀉,頻繁性下痢,可見水樣便或粘液血樣便,有里急後重。其次為腹痛,多位於右上腹。偶見便秘。重度感染時常伴有噁心、嘔吐、還可出現麻痹性腸梗阻、腹脹、電解質紊亂、脫水,甚至腸穿孔、全身衰竭及死亡。有些急性患者可排出惡息、多泡味的白色糞便,甚至出現嚴重的脂肪痢。其原因可能與吸收不良或腸淋巴管擴張破裂,脂肪進入腸腔有關。
嬰兒褐色或暗綠色的粘液便:糞便量減少呈粘液、色暗褐或暗綠,往往在消化不良、限制食量後發生,多喂一些奶就會恢復。腹瀉性糞便,糞便中水分過多或糞質不勻,呈蛋花湯樣,腥味明顯或泡沫極多或有粘液等,這都表明嬰兒發生了腹瀉。人工餵養兒的大便呈綠色,表示腸蠕動增加或有腸炎癥狀,也為腹瀉的一種特徵。
糞便中見到褐紅色果實皮或毛髮:腸石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與膽石性腸梗阻相似。開始常為部分性梗阻,當腸石隨著腸蠕動下移至腸腔較小的迴腸末端時即可出現完全性腸梗阻。所以梗阻部位也多見於迴腸末端,少數病例可見於十二指腸、結腸、直腸等部位。當腸石擦破或壓迫腸黏膜壞死後可出現消化道出血。亦可引起腸扭轉、腸壁壞死、穿孔而形成瀰漫性腹膜炎。有時可在嘔吐物或糞便中見到褐紅色果實皮或毛髮等物。
大便常規即可診斷。
第一,要注意飲用水的衛生。飲用的水要煮沸,不喝生水,以免喝下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引起消化道疾病。
第二,要講究食品衛生。烹調時生熟食品要分開,食物盡量要蒸透、煮透,盡量少吃涼拌菜,特別是涼拌生菜,食物最好是經過高溫加工以後再吃。
第三,講究飲食衛生。飯前便後及時洗手,家中的餐具應定期消毒。
第四,要保持室內環境的清潔,並經常通風。
第五,要盡量減少與病人的接觸,尤其是不要與其共用餐飲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