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溫,病名。

①因感受風熱之邪發生於春季的新感溫病。見《溫熱經緯.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主要癥狀有發熱、頭痛、咳嗽、口渴、脈浮數等。初起邪在肺衛,治宜辛涼透表以驅邪外出,方用桑菊飲、銀翹散。若肺衛受邪失於清解,漸入陽明氣分,肺胃受病,證見咳嗽而喘,煩渴汗出,胸悶脈數,治宜麻杏石甘湯開肺平喘,直清里熱。如見高熱神志昏迷,手足瘈瘲,脈數疾者,為熱盛劫津,逆傳心包,營血受灼,肝風內動,治宜清營泄熱,平肝熄風,用羚角鉤藤湯、犀角地黃湯、清營湯、至寶丹、紫雪丹、安宮牛黃丸等。如正氣大傷虛脫者,急宜回陽固脫,用參、附、龍、牡合生脈散。

②指溫病誤汗的變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治以萎蕤湯等方。

冬春兩季感受風熱病邪,初起以發熱、微惡風寒、口微渴、咳嗽、脈浮數等癥狀為特徵的外感熱病。因春季陽氣升發,溫暖多風,最易形成風熱病邪,若此時起居不慎、寒暖失調,使外邪侵入則發為風溫。風溫在發展過程中有順傳和逆傳兩種情況。順傳指肺衛之邪不解,內傳氣分。逆傳指肺衛邪熱,逆傳心包。臨床常見證型有:①邪襲肺衛型風溫。證見發熱微惡寒,咳嗽,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治宜辛涼解表,方用銀翹散或桑菊飲。②熱在胸膈型風溫。證見身熱心煩,口渴尿黃,或便秘或胸脘痞滿,苔黃,脈浮滑數,治宜清熱涼膈,化痰開結,方用梔子豉湯、涼膈散或小陷胸湯。③邪熱在肺型風溫。證見身熱煩渴,咳喘胸悶,苔黃脈數。治宜清熱宣肺,方用麻杏石甘湯加味。④熱在陽明型風溫。證見壯熱心煩,口渴,汗大出,苔黃燥,脈洪大,治宜清熱生津,方用白虎湯。⑤逆傳心包型風溫。證見身熱神昏,舌蹇肢厥,脈細數。治宜清心開竅,方用清宮湯。⑥內閉外脫型風溫。證見身熱昏憒,汗出氣短,倦卧肢冷,脈細微。治宜清心開竅,固脫救逆,方用安宮牛黃丸合生脈散。

病名。

①因感受風熱之邪發生於春季的新感溫病。見《溫熱經緯.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主要癥狀有發熱、頭痛、咳嗽、口渴、脈浮數等。初起邪在肺衛,治宜辛涼透表以驅邪外出,方用桑菊飲、銀翹散。若肺衛受邪失於清解,漸入陽明氣分,肺胃受病,證見咳嗽而喘,煩渴汗出,胸悶脈數,治宜麻杏石甘湯開肺平喘,直清里熱。如見高熱神志昏迷,手足瘈瘲,脈數疾者,為熱盛劫津,逆傳心包,營血受灼,肝風內動,治宜清營泄熱,平肝熄風,用羚角鉤藤湯、犀角地黃湯、清營湯、至寶丹、紫雪丹、安宮牛仆璧取H繒笊誦櫫顏擼幣嘶匱艄掏眩貌巍⒏健⒘⒛島仙鏨ⅰ?

②指溫病誤汗的變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治以萎蕤湯等方。

風溫的辨證論治

邪襲肺衛型【證見】 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而干,舌邊尖紅,脈浮數。

【治法】 辛涼解表,宣肺泄熱。

【方葯】

ADVERTISEMENT

1.主方銀翹散(吳鞠通《溫病條辨》)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桔梗6克,薄荷6克,竹葉9克,荊芥9克,牛蒡子9克,淡豆豉10克,生甘草6克。用鮮蘆根煎湯,香氣大出即去渣取汁服,勿過煮;每日劑,上、下午各服1劑。

若頭痛重、咳嗽甚者,加杏仁10克、桑葉10克、菊花12克。咽喉腫痛者,加馬勃10克、玄參18克、貓爪草12克。發熱甚者,加石膏30克、黃芩12克、魚腥草20克。口渴甚、小便黃短少者,加天花粉15克、茅根15克。

2.中成藥

(1)新癀片,口服,每次片,每日3次。

(2)板藍根沖劑,口服,每次l~2小包,每日~4次,開水沖化飲服。

(3)復方穿心蓮片,口服,每次片,每日4次。

(4)夏桑菊沖劑,口服,每次—2小包,每日—4次,開水沖化飲服。

3.單方驗方上感靈湯(羅逸群驗方)

處方:鴨腳木15克,五指柑12克,三丫苦9克,崗梅根15克,野菊花12克,金盞銀盤12克。先後加水500毫升,煎2次,濾液混合,濃縮成2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首次加倍。對邪襲肺衛之退熱效果尤佳。

邪熱壅肺型【證見】 身熱,汗出,煩渴,咳嗽,氣喘,胸悶胸痛,小便黃短。舌質紅,苔黃干,脈數。

【治法】 清熱宣肺,止咳平喘。

【方葯】

1.主方麻杏石甘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合千金葦莖湯(孫思邈《千金方》)加味

處方:麻黃9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葦莖20克,薏苡仁20克,冬瓜仁12克,桃仁9克,黃芩10克,魚腥草18克,甘草6克。用3碗半水煎至1碗,分2次溫服。每日劑,上、下午各1劑。

若痰多、咳甚、胸悶者,加浙貝母9克、瓜蔞12克、鬱金9克。如咳痰帶血或咯鐵鏽痰者,加白茅根20克、仙鶴草15克、黑梔子12克。高熱、面赤、痰黃稠難咯者,加蒲公英25克、金銀花15克、青天葵12克。

2.中成藥

(1)雙黃連粉針,用3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

(2)清開靈注射液,用30~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

(3)銀黃口服液,每次支,口服,每日—4次。

(4)魚腥草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5)復方川貝止咳露,口服,每次~15毫升,每日—6次。

3.單方驗方 清肺定喘湯(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天蕎麥24克,白花蛇舌草24克,天漿殼10克,魚腥草20克,蒼耳子10克,炙枇杷葉lO克,橘紅10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溫服,每日劑。對肺熱咳喘(大葉性肺炎等)尤其有效。

痰熱阻肺,腑有熱結型【證見】 日晡潮熱,咳喘不寧,痰涎壅滯,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厚膩或黃滑,脈滑數,右寸實大。

【治法】 宣肺化痰,泄熱攻下。

【方葯】

1.主方宣白承氣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味

處方:生石膏30克(先煎),生大黃9克(後下),杏仁12克,瓜蔞皮9克,黃芩12克,川貝母9克,龍刪葉12克,桃仁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次劑。

若大便秘結日久、脘腹痞滿或脹痛者,加入芒硝6克(沖服)、枳實9克。口渴口苦、痰黃粘稠者,加天竺黃9克、天花粉15克、魚腥草30克。

2.中成藥

(1)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粒,每日.4次。

(2)蛇膽川貝末,口服,每次支,每日~4次,溫開水送服。

(3)祛痰靈口服液,口服,每次-2支,每日~4次。

3.單方驗方順氣丸(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處方:雄黃75克,鬱金150克,巴豆30克。共研細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次服0.5克,每日服3-4次。對通便除痰順氣效果較好。

肺熱移腸型【證見】 身熱,咳嗽,下利色黃熱臭,肛門灼熱。舌紅,苔黃或干或膩,脈數。

【治法】 清肺止咳,泄熱止利。

【方葯】

1.主方葛根芩連湯(張仲景《傷寒論》)加味

處方:葛根20克,黃芩12克,黃連9克,杏仁12克,火炭母20克,連翹12克,車前草12克,甘草3克。用3碗半水煎至1碗,分2次溫服。每日劑,上、下午各1劑。

若肺熱甚,咳嗽痰稠而黃者,加金銀花12克,桑葉12克,魚腥草15克,桔梗6克。腹中隱痛者,加白芍15克,延胡索9克。下利赤白相兼者,加白頭翁12克。噁心、嘔吐者,加藿香9克,姜竹茹10克。

2.中成藥

(1)黃連素,口服,每次片,每日3次。

(2)藿香正氣丸,口服,每次~2瓶,每日—3次。

(3)保濟丸,口服,每次—2支,每日—3次。

3.單方驗方:芩柏合劑(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黃芩1000克,黃柏1 000克,葛根1 000克,檳榔l 000克,木香600克,白頭翁1 500克,秦皮300克,馬齒莧3 000克。用適量清水煎煮濃縮,再加防腐劑備用。成人每次服100毫升,每日服3次。也可將上藥的百分之一分量,用水煎服,每日劑,上、下午各服1劑。

肺熱發疹型【證見】 身熱,咳嗽,胸悶,肌膚透發紅疹,色鮮紅,咯痰黃稠。舌紅,苔薄黃而干,脈數。

【治法】 宣肺泄熱,涼營透疹。

【方葯】

1.主方銀翹散去豆豉加生地黃、牡丹皮、大青葉、倍玄參方(吳鞠通《溫病條辨》)

處方:連翹12克,金銀花15克,桔梗6克,薄荷6克,竹葉8克,生甘草6克,荊芥8克,牛蒡子9克,生地黃15克,大青葉12克,牡丹皮10克,玄參18克。用3碗半水煎至1碗半,分2次溫服。每日劑,上、下午各l劑。

若咳嗽甚者,可去竹葉、牛蒡子,加杏仁12克、黃芩12克。肌膚紅疹密布成片,伴見出血傾向者,可去荊芥、牛蒡子,加水牛角20克、紅條紫草15克。

2.中成藥

(1)清開靈口服液,口服,每次l~2支,每日—4次。

(2)紫地寧血散,每次支,開水沖化口服,每日3次。

3.單方驗方:辛平透疹湯 (胡光慈《實用中國小兒科學》)

處方:粉葛根15克,荊芥9克,薄荷9克,前胡9克,桔梗6克,苦杏仁9克,牛蒡子9克,連翹12克,燈心草9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劑,上、下午各服1劑。

熱陷心包型【證見】 身灼熱,肢厥,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舌蹇語澀。舌質鮮絳,無苔或少苔干黃,脈細數。

【治法】 清心開竅。

【方葯】

1.主方清宮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味

處方:玄參9克,蓮子心3克,竹葉卷心9克,連翹8克,水牛角20克(原方用犀角,現已禁用,以水牛角代之,刨片,先煎),連心麥冬12克,黃芩10克,石菖蒲9克,鬱金9克,天竺黃10克。水煎服,每日劑,上、下午各l劑。神志昏憒者,要插胃管給葯,避免湯藥誤人氣管。

若痰涎壅盛、喉中痰鳴者,加鮮竹瀝水20毫升。若兼有大便秘結不通,腹部按之硬痛,苔黃厚燥、脈數而沉實者,加大黃10克(後下),芒硝6克(沖),枳實9克。

2.中成藥

(1)醒腦靜注射液,用4~6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靜脈注射,每日2次;或者用12一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靜脈滴注。

(2)清開靈注射液,用30~4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

3.單方驗方點舌治急症(《曾德環等《中國秘方驗方精選》)

用安宮牛黃丸(現以牛黃清心丸或清心牛黃丸代之)或含有冰片、麝香、牛黃的丸散,點放在病人舌上,從舌面吸收藥物。具體方法是:將藥丸用涼開水溶化後取棉簽蘸點於舌上,多次反覆蘸點;若丸藥厚鋪舌面,則用少許涼開水化之,化薄後繼續點葯。此法為中醫傳統急救方法。對於溫病熱人心包而神昏患者,以清心開竅之葯點舌治療,實為良方良法;對於重症吞咽反射消失的病人,點舌治療能達到醒腦開竅、恢復吞咽的作用。

內閉外脫型【證見】 身熱,昏憒不語,倦卧或兼汗多氣短,脈細無力,或兼面色蒼白,汗出淋漓,四肢厥冷,脈微細欲絕。

【治法】 清心開竅,固脫救逆。

風溫2041


<< 風邪致病 風濕性心臟病 >>

風溫相關圖片

風溫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風溫
鮑溫樣丘疹病
白屑風
抽風
唇風
赤白游風
腸風
產後風
多汗惡風
低血糖性低溫症
低溫性昏迷
耳源性破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