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於冰點以上低溫的機體局部皮膚,發生血管收縮和血流滯緩,影響細胞代謝。待局部得到常溫後,血管擴張、充血且有滲出,反應較大者在表皮下有積液(水泡)。有的毛細血管甚至小動、靜脈受損後發生血栓,而後引起一些組織壞死。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疾病描述

低溫引起的人體損傷、即冷傷有兩類:一類稱非凍結性冷傷,由10℃以下至冰點以上的低溫加以潮濕條件所造成,如凍瘡、戰壕足、浸潰足等。另一類稱凍結性冷傷,由冰點以下的低量所造成,分局部凍傷或全身凍傷。凍瘡在我國一般發生於冬季和早春,在長江流域比北方多見。因為長江流域冬季雖然氣溫較高於北方,但比較潮濕,且防寒措施不及北方地區。兒童常不顧防寒,故患凍瘡者常見。戰壕足和浸潰足過去多發生於戰時,前者是長時間站立在1—10℃的壕溝內所引起;浸潰足是長時間站在冷水中所引起。在平時這兩種冷傷以及長時間將手浸在冷水中引起的」浸手」,也可在某種生產勞動或部隊執勤的過程中造成。  

癥狀體征

凍瘡的發生往往不自覺,直至手、耳、足等部位出現癥狀才察覺。局部皮膚紅腫,溫暖時發癢或刺痛;較重者可起水皰,水皰去表皮後創面有滲液,並發感染後形成糜爛或潰瘍。好轉後皮膚消腫脫屑,可能有色素沉著。治癒後遇相同的寒冷環境,如未注意,凍瘡可再發。戰壕足、浸漬足等的病變比凍瘡較重,皰破創面滲液,可並發感染,治癒較慢。先有皮膚蒼白、發麻;繼而紅腫、疼痛、起水而且治癒後可能對寒冷敏感,患足有疼痛、發麻、蒼白等反應。  

疾病病因

低溫,潮濕  

病理生理

暴露於冰點以上低溫的機體局部皮膚.發生血管收縮和血流滯緩,影響細胞代謝。待局部得到常溫後,血管擴張、充血且有滲出,反應較大者在表皮下有積液(水皰)。有的毛細血管甚至小動、靜脈受損後發生血栓,而後引起一些組織壞死。近年來研究證明組織缺血-再灌注可引起細胞凋亡,非凍結性冷傷也與細胞凋亡相關。另一方面,凍瘡、戰壕足等常有個體易感(發)因素,所以在相同的寒冷環境中只有一部分人發病。顯然,容易發病的人應特別注意防護。  

治療方案

發生凍瘡後,局部表皮存在者可塗凍瘡膏,每日溫敷數次。有糜爛或潰瘍者可用含抗菌葯和皮質甾的軟膏,也可用凍瘡膏。戰壕足、浸潰足除了局部處理,宜用某些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中藥以改善肢體循環。  

疾病預防

冬季在野外勞動、執勤的人員.應有防寒、防水服裝。患過凍瘡的人、特別是兒童,在寒冷季節要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並可塗擦某些防凍瘡霜劑。  

用藥安全

1、患過凍瘡的人、特別是兒童,在寒冷季節要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並可塗擦某些防凍瘡霜劑。

2、發生凍瘡後,局部表皮存在者可塗凍瘡膏,每日溫敷數次。

3、有糜爛或潰瘍者可用含抗菌葯和皮質甾的軟膏,也可用凍瘡膏。

ADVERTISEMENT

4、戰壕足、浸漬足除了局部處理,宜用某些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中藥以改善肢體循環。

5、冬季在野外勞動、執勤的人員,應有防寒、防水服裝。患過凍瘡的人、特別是兒童,在寒冷季節要。

6、注意手、足、耳等的保暖,並可塗擦某些防凍瘡霜劑。

非凍結性冷傷2179


<< 非霍亂弧菌感染 非典型麻疹綜合征 >>

非凍結性冷傷相關圖片

非凍結性冷傷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非凍結性冷傷
非火器性顱腦開放傷
急性非化膿性一過性頸淋巴結腫脹
回歸熱型結節性非化膿性脂膜炎
鼻竇氣壓性創傷
遲發性外傷性腦內血腫
凍結肩
耳源性破傷風
非依賴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
非感染性發熱
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
非對稱性關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