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壞死又稱無菌性骨壞死、缺血性骨壞死,是骨組織的血供缺乏後細胞死亡並有繼發修復的病理狀態。

骨無菌性壞死的原因

尚不十分清楚。可分為三類:

①創傷性骨壞死: 體內某些骨組織血循環特殊,創傷後易發生缺血性壞死,以股骨頸骨折及髖關節後脫位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常見,肩關節脫位後肱骨頭、月骨、腕舟狀骨、距骨等骨折或脫位後也可發生。

②特發性骨壞死: 以股骨頭多見,股骨內髁、肱骨頭亦可發生。骨壞死可繼發於皮質類固醇激素的應用,或氣壓病、Gaucher病、慢性酒精中毒、鐮刀細胞性貧血、放射線照射、慢性胰腺炎及痛風等。故有人推測骨壞死與高血脂症的骨動脈栓塞,骨髓內高壓,氮氣氣泡栓塞等有關。

③骨軟骨炎: 是否屬缺血性骨壞死尚未定論,但此類疾病在病理過程中有缺血性骨壞死的表現,多見於青少年,好發於骨骺,常見疾病有股骨頭軟骨炎(Legg-perthe病),跖骨頭無菌性壞死(Freiberg病),月骨無菌性壞死(Kienbock病),足舟骨無菌性壞死(Kohler病),肱骨頭無菌性壞死(Panner病),椎體原發骨骺炎(Calve病)等。

骨無菌性壞死的診斷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Ⅰ期及Ⅱ期,僅偶有關節酸痛。Ⅲ期出現腹股溝區間歇性疼痛並放射至大腿內側,髖關節活動輕度受限,有輕度肌肉萎縮。Ⅳ期則疼痛加重,尤其自坐位站立時,出現疼痛性跛行,髖關節活動受限,以外展及內旋為著。Ⅴ期有嚴重的關節疼痛,需持拐緩行,關節活動明顯受限。Ⅵ期則關節發硬,疼痛劇烈,完全不能持重。自Ⅰ期到Ⅳ期發展時間約二年。

骨骺骨軟骨炎以股骨頭骨軟骨炎為例,多見於4~8歲兒童。早期有關節腫脹、疼痛、跛行等,晚期關節活動受限。有時有髖內翻或半脫位畸形。

X線檢查: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Ⅰ期無異常所見。Ⅱ期可見斑點狀硬化。Ⅲ期示硬化、囊性變及新月征。Ⅳ期示股骨頭倒錐形硬化,股骨頭變形。Ⅴ期關節間隙變窄、骨增生、股骨頭不對稱,密度增加,壞死後有碎裂及分離。Ⅵ期則關節間隙消失,關節面不平正,骨贅增多。有時有髖內翻。

骨無菌性壞死的鑒別診斷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需與髖關節結核,類風濕關節炎等鑒別。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Ⅰ期及Ⅱ期,僅偶有關節酸痛。Ⅲ期出現腹股溝區間歇性疼痛並放射至大腿內側,髖關節活動輕度受限,有輕度肌肉萎縮。Ⅳ期則疼痛加重,尤其自坐位站立時,出現疼痛性跛行,髖關節活動受限,以外展及內旋為著。Ⅴ期有嚴重的關節疼痛,需持拐緩行,關節活動明顯受限。Ⅵ期則關節發硬,疼痛劇烈,完全不能持重。自Ⅰ期到Ⅳ期發展時間約二年。

骨骺骨軟骨炎以股骨頭骨軟骨炎為例,多見於4~8歲兒童。早期有關節腫脹、疼痛、跛行等,晚期關節活動受限。有時有髖內翻或半脫位畸形。

ADVERTISEMENT

X線檢查: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Ⅰ期無異常所見。Ⅱ期可見斑點狀硬化。Ⅲ期示硬化、囊性變及新月征。Ⅳ期示股骨頭倒錐形硬化,股骨頭變形。Ⅴ期關節間隙變窄、骨增生、股骨頭不對稱,密度增加,壞死後有碎裂及分離。Ⅵ期則關節間隙消失,關節面不平正,骨贅增多。有時有髖內翻。

骨無菌性壞死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案,如早期診斷,卧床,牽引,應避免患肢負重,對症藥物治療。一般應觀察半年以上,若早期沒有診斷,而已出現骨塌陷者,則預後不良。Ⅱ期患者如為青壯年可考慮行壞死區鑽孔減壓,同時行自體松質骨移植,帶血管蒂的骨移植等,也可應用電刺激或電磁場刺激以期提高骨的成活率及骨癒合速度。Ⅲ期患者如壞死區界限清楚,且位於負重區者,可行截骨術以改變負重面並矯正畸形。對Ⅳ期以上的病變,可根據不同情況行人工骨置換,全人工關節置換或關節融合術等。以改善關節功能。

參看

  • 成人骨壞死
  • 急性減壓性骨壞死
  • 全身癥狀

骨無菌性壞死2301


<< 骨壓痛 骨痿少氣 >>

骨無菌性壞死相關圖片

骨無菌性壞死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骨無菌性壞死
無菌性肋軟骨炎
耳殼的乾性壞死
非梭狀芽胞桿菌肌壞死
囊性壞死
皮下深部筋膜進行性壞死性感染
缺血性壞死
溶血性鏈球菌性壞疽
無菌性贅生物
小血管纖維性壞死
小兒無菌性腦膜炎綜合征
指趾端乾性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