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軀幹運動不協調,呈古怪的姿勢,如聳肩縮背、角弓反張、扭轉痙攣,膈肌運動及痙攣產生呼嚕聲和呼吸困難;有時表現為全身左右搖擺、軀幹反覆地屈曲與伸展、前後扭動或前傾後仰,稱為身體搖晃征(bodyrocking)。

身體搖晃征的原因

多見於長期(1年以上)大劑量服用阻滯多巴胺能受體,或與之結合的抗精神病葯尤其吩噻嗪類如氯丙嗪奮乃靜,丁醯苯類如氟哌啶醇等可引起TD某些多巴胺藥物如左旋多巴、美多巴、帕金寧安定劑也可引起類似TD健康搜索不自主運動偶見於長期服用抗抑鬱葯、抗PD葯抗癲癇葯和抗組胺葯患者減量或停葯易發生.相關因素包括:①年齡性別因素:年老者易發生健康搜索,不易恢復女性多於男性;②腦病變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葯易發生,陰性癥狀精神分裂症患者TD發病年齡早發生率高;③藥物因素健康搜索:藥物劑量及治療持續時間與TD發生有關多見於治療早期發生Parkinson綜合征患者。

發病機制:造成遲發性運動障礙的發病機制不清中樞多巴胺能神經元受損是一種學說。也有報道提出GABA能系功能減退、自由基產生的神經毒性抗精神病葯對神經系統的直接作用等學說。

一般認為長期服用大劑量抗精神病藥物吩噻嗪類及丁醯苯類等可長期阻滯突觸後多巴胺受體(DR)健康搜索使突觸前多巴胺(DA)合成及釋放反饋性增加,突觸後DR對DA反應敏感性增強,產生DR超敏,處於去神經增敏狀態(denervationhypersensitivity)生理劑量的DA可引起運動障礙與用左旋多巴或停用抗精神病葯後往往誘發或使癥狀加重相符也支持利舍平可減輕TD癥狀氟哌啶醇可暫時掩蓋癥狀,DA增效劑可使癥狀惡化等。

病理改變:屍體解剖顯示黑質及尾狀核細胞退行性變和萎縮。

身體搖晃征的診斷

首先必須有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病史,運動障礙發生於患者服用藥中或停葯後3個月內,運動障礙的特徵是節律性、異常、刻板重複的不自主運動。

身體搖晃征的鑒別診斷

需與以下癥狀相互鑒別:

扭轉痙攣(torsion spasm):又稱特發性扭轉痙攣(idiopathic torsion spasm,ITS)、扭轉性肌張力障礙(torsion dystonia)、原發性肌張力障礙(primary dystonia),臨床以肌張力障礙及四肢、軀幹以至全身劇烈不隨意扭轉為特徵。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原發性多見。

首先必須有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病史,運動障礙發生於患者服用藥中或停葯後3個月內,運動障礙的特徵是節律性、異常、刻板重複的不自主運動。

身體搖晃征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由於扭轉痙攣:治療困難,所以重在預防。應儘可能緩慢加藥,盡量避免長期或大劑量應用抗精神病葯;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抗精神病葯的聯合應用;盡量少用或不用抗帕金森症的藥物;停用或更換抗精神病葯時,應逐漸減量,而不要驟然停葯;年老體弱或伴有腦器質性病變者,應給予最低劑量;非必要時不用或少用抗膽碱能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旦出現癥狀應將抗精神病葯減量或換用其它葯,必要時停葯。

早期TD患者試圖掩蓋其異常運動,輕視其重要性,TD不僅不美觀,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病人社會康復的困難,因此更應該重視早期發現此類患者。早期癥狀常見者為面部如嘴、頰的異常抽動,舌在口中轉動(張口時發現),輕度的咀嚼運動、咧嘴、斜眼及軀幹的搖晃擺動,有些學者認為此癥狀不可逆,但是仍有許多的臨床事實表明如能早期發現,並積極採取綜合的治療措施(以異丙嗪及安定的效果較好),通常早期TD部分是可恢復的。

ADVERTISEMENT

參看

  • 運動障礙疾病
  • 癲癇
  • 全身癥狀

身體搖晃征7605


<< 身痛 身體下部短於上部 >>

身體搖晃征相關圖片

身體搖晃征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身體搖晃征
抗磷脂抗體綜合征
青春期身體發育緩慢
臍膨出-巨舌-巨體綜合征
臍膨出-巨舌-巨大軀體綜合征
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征
身體下部短於上部
身體蠃瘦
身體的低垂部位水腫
身體變形障礙
身體「福態」
身體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