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收錄47條
先天性靜脈畸形肢體肥大綜合征
先天性靜脈畸形肢體肥大綜合征(Klippel-Trénaunay syndrome,KTS)是一種複雜的先天性血管發育異常疾病。臨床以深部和(或)淺部靜脈發育畸形,皮膚血管瘤(痣),骨骼和軟組織過度生長等三聯征為特徵。少數病例可伴有肢體軟組織海綿狀血管瘤和內臟器官的血管瘤,個別患者可並發動脈病變。先...
向頸段脊髓供血的根動脈缺血症候群
從解剖上來看,頸段的根動脈主要來自椎動脈第2段及甲狀頸干的升支,因其沿脊神經根走行,因此稱為根動脈。在根管內口處,根動脈又分為前根動脈和後根動脈,分別參與組成脊髓前中央動脈和脊髓後動脈,主要對頸4~7段頸髓供血。根動脈分支受累時所產生的癥狀與前面所述的「脊髓前中央動脈缺血症候群」及「脊髓後動脈缺血症...
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動脈缺血症候群
此組根動脈多來自肋間動脈,或來自上方腰動脈和(或)髂外動脈,沿肋間神經或腰脊神經進入椎管後,即參與構成脊髓中、下段的脊髓前中央動脈。胸段上方達第6胸髓,下方至骶4;腰段為胸12至骶5,主要供應該段脊髓前方2/3的血運。向胸腰段脊髓供血的大根動脈缺血症候群的病因(一)發病原因由於外傷,手術誤傷大根動脈...
血管損傷
血管損傷(vascular injury)不僅戰時常見,在和平時期由於工農業和交通事業迅速發展,以及醫源性血管插管、造影等檢查的增多,發生亦不少見。在身體各部位血管損傷中,以四肢血管損傷較多,其次為頸部、骨盆部、胸部和腹部。動脈損傷多於靜脈。血管損傷的病因(一)發病原因任何外來直接或間接暴力侵襲血管...
外傷後頸內動脈閉塞
頸部或頸椎受到直接或間接外傷後,造成頸內動脈或椎動脈內膜損傷,在此基礎上發生炎症及滲血,進而局部形成血栓,並向遠端蔓延,引起相應供血的腦梗死。外傷後頸內動脈閉塞可向上蔓延累及眼動脈、脈絡膜前動脈,直至willis環前部,甚至大腦前、中動脈。輕者出現局限性神經功能障礙,重者可引起大塊腦梗死而深昏迷,其...
上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腋-鎖骨下靜脈血栓形成是以上肢腫脹、疼痛、皮膚青紫和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綜合征。1949年,Hughes首先描述本症為:「健康成人出現嚴重程度不同的急性上肢靜脈閉塞,而無明確病因學、病理學依據者,稱為Paget-Schroetter綜合征。」過去認為,本症是一種特發性和自限性疾病,對機體並無嚴重...
腎動脈栓塞
腎動脈栓塞包括腎動脈栓子和腎動脈血栓形成。由於其相當罕見,癥狀無特異性,故容易誤診或延誤診斷。腎動脈栓塞可引起高血壓及急性腎功能衰竭。腎動脈栓塞的病因(一)發病原因腎動脈栓塞的發生原因往往是栓子來自心臟或主動脈如風濕病贅生物脫落或手術後血塊栓塞。半數以上患者同時伴有其他臟器動脈的栓塞。導致腎動脈血栓...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是指在鎖骨下動脈或頭臂干上,椎動脈起始處的近心段,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閉塞性損害,由於虹吸作用(盜血)引起患側椎動脈中的血流逆行,進入患側鎖骨下動脈的遠心段,導致椎-基動脈缺血性發作,和患側上肢缺血性的癥候。經血管造影證實在鎖骨下...
丘疹性血管增生
丘疹性血管增生(papular angioplasia)1970年由 Wilson Jones和Marks首先提出此一病名。在此以前曾發表過本病2例,1例由Winer和Levin以Kaposi肉瘤報告,1例由Peterson等以非典型性化膿性肉芽腫報告。丘疹性血管增生的病因(一)發病原因病因尚不明。...
內臟動脈慢性閉塞
胃腸道的營養動脈主要是腹腔動脈、腸系膜上動脈和腸系膜下動脈3支。當其發生慢性閉塞時,可能產生3種後果:建立充分的側支循環;發生腸梗死;發生腸缺血而無梗死。後者是由於側支循環足以維持腸管活力,但不足以維持進食時的生理功能需要,故而出現餐後腸管疼痛。因其臨床狀況類似心絞痛和間歇性跛行而得名腸絞痛(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