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性意識矇矓是烹調綜合征伴發的癥狀。除此之外,還可以伴發可並發心悸和竇性心動過速、眩暈、以及劇烈頭痛和嘔吐。烹調綜合征(cooks syndrome)由 Kwork首次報道,吃中國食物後,發生一組複合癥狀——面、頸、上胸、背和手臂有「燒灼」、「壓迫」、「繃緊」或「麻木」等感覺或全身倦怠感,伴有心悸的發作性癥狀,稱之為中國餐館綜合征。其別名尚有美味綜合征、中國頭痛、吃中國食物後綜合征、日本餐館綜合征等。以往亦有稱谷氨酸攝入過量綜合征。
(一)發病原因
本病徵病因未明,與吃中國食物有關。
(二)發病機制
1.食入中國食物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食物中的高鈉,產生暫時性高鈉血症,從而引起細胞內低鉀,導致肌肉麻痹、無力、心悸、口渴和血管性頭痛。許多報道提出口服味精(谷氨酸單鈉MSG)是本病的病因。曾有試驗結果表明,凡一次入MSG超過1.5g即能引起發病(大多數人在服5~6g,最多12g),而靜脈注射MSG其發病的閾值是125mg,攝入量愈大癥狀也愈重。在調查中,有人雖吃下21g MSG仍未發病。Ghadimi等認為:①本病徵類似乙醯膽碱誘發的癥狀和體征;②抗膽碱能劑和膽碱酯酶抑制劑的作用,支持本病徵是「暫時性」乙醯膽碱病的假說;③在誘發乙醯膽碱血症中,血漿膽碱酯酶活性圖形類似食入MSG後的圖形。Gore等認為並非單純由於MSG的攝入,而是因攝入MSG和其他一些尚未被認識的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或者由於攝入與MSG完全無關的其他某些物質的結果。
2.遺傳因素 還有遺傳性和個體差異性。L-谷氨酸原為中樞神經系統含量較多的神經-體液遞質(neuro-humoral transmitter),對人體是無害的。但給動物大量L-谷氨酸後則產生各種影響:對乳小白鼠可引起腦特別是下丘腦的壞死;對成熟小白鼠可以引起肥胖和內分泌腺病變;對大鼠及成熟犬可引起傾眠和肌陣攣性發作以及強直性乃至陣攣性痙攣的異常腦電圖。另外,又證明吡哆醇(維生素B6)能加重這種異常變化。此可能為大量攝入L-谷氨酸後發生γ-氨酪酸(GABA)及磷酸吡哆醇之代謝異常,然而其對人體之作用未必與動物相同。
199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和WHO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會第19次會議宣布「味精無害」。可取消過去關於成人食用味精要限制的規定,確定它是一種可靠的食品添加劑,除1周歲內嬰兒外,其他年齡組兒童都可食用。這個結論是在廣泛研究的基礎上做出的。經調查發現「中國餐館綜合征」並非因中國菜肴多加味精的緣故,而是蠟樣芽孢桿菌污染飯菜所致。烹調溫度條件下味精的性能是穩定的,用不著擔心變質有毒的問題。
患者每次進餐後10~45min出現癥狀,也有食後30min~1h發病。臨床表現很多,每個患者癥狀不盡相同。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
1.頭部癥狀 有猛擊樣、跳動樣、鉗子鉗住樣感、鈍痛、帶狀頭痛、見光頭痛、顳部悸動性頭痛、縮窄性頭痛;頸部刺痛並向頸後、上背、前臂放散;流淚、眶周纖維性攣縮、眶痛,眶繃緊感,咬肌、顳肌繃緊感;面有冷汗、繃緊挺出麻木感、潮紅、刺痛和溫熱感;頜部麻木感向項部放散。
2.項部癥狀 燒灼或麻木感,向手臂、前胸和背部放射,項肌疼痛向兩肩、肩胛和脊柱上段放射。
3.上肢感覺異常 二、三頭肌疼痛,肩胛帶「模擬癱瘓」。
4.胸部癥狀 胸腋冷汗,胸骨下不適。
5.心悸和竇性心動過速。
6.其他 全身倦怠感,有時眩暈感、酩酊感和噁心,重度有一過性意識矇矓以及劇烈頭痛和嘔吐。
根據食中國餐或用中國傳統方式烹調的膳食後出現上述一些臨床表現,並密切觀察癥狀發作和迅速好轉的特點,即可診斷。
本病徵既無發熱,又無腹瀉,而以神經系統癥狀突出,應綜合病史及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和急性食物中毒、食物過敏相鑒別。
患者每次進餐後10~45min出現癥狀,也有食後30min~1h發病。臨床表現很多,每個患者癥狀不盡相同。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
1.頭部癥狀 有猛擊樣、跳動樣、鉗子鉗住樣感、鈍痛、帶狀頭痛、見光頭痛、顳部悸動性頭痛、縮窄性頭痛;頸部刺痛並向頸後、上背、前臂放散;流淚、眶周纖維性攣縮、眶痛,眶繃緊感,咬肌、顳肌繃緊感;面有冷汗、繃緊挺出麻木感、潮紅、刺痛和溫熱感;頜部麻木感向項部放散。
2.項部癥狀 燒灼或麻木感,向手臂、前胸和背部放射,項肌疼痛向兩肩、肩胛和脊柱上段放射。
3.上肢感覺異常 二、三頭肌疼痛,肩胛帶「模擬癱瘓」。
4.胸部癥狀 胸腋冷汗,胸骨下不適。
5.心悸和竇性心動過速。
6.其他 全身倦怠感,有時眩暈感、酩酊感和噁心,重度有一過性意識矇矓以及劇烈頭痛和嘔吐。
根據食中國餐或用中國傳統方式烹調的膳食後出現上述一些臨床表現,並密切觀察癥狀發作和迅速好轉的特點,即可診斷。
病因未明,無確切預防措施。
<< 一咳嗽胸口就疼 一過性心尖部收縮期雜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