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內有異物感是指由各種因素引起的眼部不適、有異物的感覺。主要見於慢性結膜炎。

眼內有異物感的原因

主要病因有感染因素,如細菌、沙眼衣原體、病毒等微生物、慢性結膜炎急性起病等。非感染因素有不良的環境刺激,如灰塵、風沙、煙霧、強光、有害氣體等;眼部的刺激,如倒睫、慢性淚囊炎、淚道阻塞、瞼緣光、屈光不正、隱斜視等;不良生活習慣,如睡眠不足,煙酒過度等;另外,長期應用某些眼藥、慢性過敏性鼻炎等均可引起。

眼內有異物感的診斷

眼及眶區CT檢查:眼及眶區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眼及眶區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

CT掃描可提供一種高分辨力、切面圖像及灰階眼部圖像,它以X線為能源而顯示人體的層面圖像。目前CT已很普及,從而為眼科疾病的診斷提供了一種優越的檢查方法。但由於種種原因,在眼部病變的CT分析和診斷上仍存在諸多問題。眼內疾病的診斷超聲優於CT,而在眼眶病變的診斷中,CT優於超聲。本文就眼眶病變CT診斷上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並介紹與診斷有關CT的基礎知識,這對全面分析眼部CT片非常重要。

1. 眼部CT掃描方法

1.橫斷掃描 患者仰卧檢查床上,自眶耳線下方1cm頭顱頂側作連續掃描,直量軸5mm厚的層面檢查需要6~8個層面。作薄層掃描時(1mm層厚),全部眼眶需要近40個層面。

2.冠狀掃描 患者仰卧或俯卧檢查台上,頭過伸,使頭矢狀線與床面一致,兩側眶耳線與掃描基線垂直,向外耳道前4cm處向前連續掃描,層厚4~5mm)。如作眼內病變CT掃描則自眼球開始向後掃描。

3.造影增強方法 靜脈給予造影劑的方法是在幾分鐘內將造影劑注射,全量注射完畢後再開始掃描。

4.壓頸檢查 眶內靜脈曲張常規CT掃描時多不顯影,或僅顯示小部分病變,欲觀察病變全部範圍可行頸部加壓檢查。將血壓計袋纏於患者頸部,擺好位置,加壓至5.33kPa(高於靜脈壓),再行掃描檢查,掃描完畢後立即將氣囊放鬆。

5.視神經和視神經掃描方法

有時為詳細觀察視神經病變(腫瘤、外傷等病變),需要特殊CT檢查方法。首先需要1mm薄層面,因為正常視神經約4mm粗,較厚的層面不利於分析。第二要特殊掃描角度,即作與眶耳線呈負15°的掃描線,再令病人眼向上視,這時視神經伸直,且與掃描線平行,CT即可在一個層面上觀察視神經眶內段甚至管內段的全長。

ADVERTISEMENT

2. 眼部CT掃描層面厚度

常規眼部CT掃描厚度為5mm,正常眼眶垂直高度在40mm左右,故一般水平掃描8個層面即可包括全部眼眶內結構。眶內病變體積較大,適合5mm厚度的掃描層面。但遇一些特殊情況或病變需較薄層面厚度掃描,如球內病變、眼外肌病變、視神經病變、或估計病變直徑小於5mm時,需要3mm或1mm層厚掃描,否則因層面厚,病變小,而只有一個層面顯示病變,不利於診斷和分析,甚至有可能遺漏病變的顯示。由於薄層斷面較少受體積平均影響,從而提高了圖像分辨力,顯示病變更加清楚。

眼壓:診斷青光眼的檢測方法。

眼底鏡檢查法:眼底檢查宜在暗室中進行。病人取坐位,醫生取坐位、立位均可。右手持眼底鏡位於病人的右側進行。

眼內有異物感的鑒別診斷

玻璃體內可見球形囊體:玻璃體豬囊蟲病的患者,玻璃體呈不同程度混濁,玻璃體內可見半透明的淺灰色或淺藍色球形囊體,其中心常有一灰白色或黃白色圓形斑點,為囊尾蚴之頭部,有時可見囊尾蚴在玻璃體內蠕動。眼底檢查:可見玻璃體內黃白色半透明圓形囊泡,大小約2~6PD。其周圍有金黃色反光圈,囊泡中可見發亮的白色加點狀頭部。強光照射時可引起頭部伸縮運動,有時在伸縮的頭部可看到吸盤。日久因玻璃體混濁,不易看見囊蟲典型的形態,同時視網膜脫離等併發症也會出現,

霰粒腫又稱瞼板腺囊腫,中醫名為胞生痰核。是瞼板腺的排出管道阻塞,腺體分泌物滯留在瞼板內,形成的一種慢性炎症性腫物。本病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無大痛苦,不影響視力,有自愈傾向,預後良好。

眼前異常閃光,增加的黑點:病理性飛蚊症一般由嚴重疾病引起,是因玻璃體附近的網膜、視神經、睫狀體等構造發生病變而導致玻璃體變化。特點①.有異常閃光。②.短時間內飛蚊數不斷增加。③.視線有被遮擋的感覺。

前房中腫脹的晶狀體皮質顆粒:晶狀體顆粒性青光眼,有白內障手術史或晶狀體外傷史前房較深,發作時房角仍開放,房水閃光明顯勱前房中含大量腫脹健康搜索的晶狀體皮質顆粒並含有少量較大的巨噬細胞和小的白細胞勱,可見虹膜周邊前粘連。

眼及眶區CT檢查:眼及眶區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眼及眶區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

CT掃描可提供一種高分辨力、切面圖像及灰階眼部圖像,它以X線為能源而顯示人體的層面圖像。目前CT已很普及,從而為眼科疾病的診斷提供了一種優越的檢查方法。但由於種種原因,在眼部病變的CT分析和診斷上仍存在諸多問題。眼內疾病的診斷超聲優於CT,而在眼眶病變的診斷中,CT優於超聲。本文就眼眶病變CT診斷上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並介紹與診斷有關CT的基礎知識,這對全面分析眼部CT片非常重要。

1. 眼部CT掃描方法

1.橫斷掃描 患者仰卧檢查床上,自眶耳線下方1cm頭顱頂側作連續掃描,直量軸5mm厚的層面檢查需要6~8個層面。作薄層掃描時(1mm層厚),全部眼眶需要近40個層面。

2.冠狀掃描 患者仰卧或俯卧檢查台上,頭過伸,使頭矢狀線與床面一致,兩側眶耳線與掃描基線垂直,向外耳道前4cm處向前連續掃描,層厚4~5mm)。如作眼內病變CT掃描則自眼球開始向後掃描。

3.造影增強方法 靜脈給予造影劑的方法是在幾分鐘內將造影劑注射,全量注射完畢後再開始掃描。

4.壓頸檢查 眶內靜脈曲張常規CT掃描時多不顯影,或僅顯示小部分病變,欲觀察病變全部範圍可行頸部加壓檢查。將血壓計袋纏於患者頸部,擺好位置,加壓至5.33kPa(高於靜脈壓),再行掃描檢查,掃描完畢後立即將氣囊放鬆。

5.視神經和視神經掃描方法

有時為詳細觀察視神經病變(腫瘤、外傷等病變),需要特殊CT檢查方法。首先需要1mm薄層面,因為正常視神經約4mm粗,較厚的層面不利於分析。第二要特殊掃描角度,即作與眶耳線呈負15°的掃描線,再令病人眼向上視,這時視神經伸直,且與掃描線平行,CT即可在一個層面上觀察視神經眶內段甚至管內段的全長。

2. 眼部CT掃描層面厚度

常規眼部CT掃描厚度為5mm,正常眼眶垂直高度在40mm左右,故一般水平掃描8個層面即可包括全部眼眶內結構。眶內病變體積較大,適合5mm厚度的掃描層面。但遇一些特殊情況或病變需較薄層面厚度掃描,如球內病變、眼外肌病變、視神經病變、或估計病變直徑小於5mm時,需要3mm或1mm層厚掃描,否則因層面厚,病變小,而只有一個層面顯示病變,不利於診斷和分析,甚至有可能遺漏病變的顯示。由於薄層斷面較少受體積平均影響,從而提高了圖像分辨力,顯示病變更加清楚。

眼壓:診斷青光眼的檢測方法。

眼底鏡檢查法:眼底檢查宜在暗室中進行。病人取坐位,醫生取坐位、立位均可。右手持眼底鏡位於病人的右側進行。

眼內有異物感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局部使用抗生素眼液、或者抗生素眼膏點眼。常規藥物抗細菌和沙眼的有磺胺類、利福平、氯黴素、紅霉素、妥布黴素、四環素、奎諾酮等等,抗病毒的有阿昔洛韋、利巴韋林、干擾素、更昔洛韋、皰疹凈等等。如果癥狀嚴重或者伴有其他咽炎、鼻炎等應該口服抗生素、或者靜脈點滴。

2)如果眼分泌物量多,可讓醫生使用適當的沖洗劑如生理鹽水、3%硼酸溶液沖洗結膜囊,去除黏液樣膿液樣的分泌物。

3)嚴格搞好個人衛生,勤洗手、洗臉,勿用手和衣袖擦拭眼睛;毛巾臉盤與家人分開杜絕傳染;飲食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休息、勿用眼疲勞、如果抽煙應該暫時戒除或者少抽。

參看

  • 藥物相關性青光眼
  • 流行性角膜結膜炎
  • 春季結膜炎
  • 變態反應性結膜炎
  • 膜性結膜炎
  • 慢性卡他性結膜炎
  • 急性卡他性結膜炎
  • 淚囊炎
  • 沙眼衣原體肺炎
  • 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
  • 小兒結膜吸吮線蟲病
  • 常年性鼻炎
  • 青光眼
  • 全身化膿性感染
  • 急性淚囊炎
  •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 過強反射性鼻炎
  • 春季卡他性結膜炎
  • 急性鼻炎
  • 慢性單純性鼻炎
  • 隱斜視
  • 沙眼
  • 新生兒淚囊炎
  • 慢性淚囊炎
  • 流行性角結膜炎
  • 春季性結膜炎
  • 眼部癥狀

眼內有異物感11213


<< 眼皮跳 眼面痛 >>

眼內有異物感相關圖片

眼內有異物感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眼內有異物感
胃內有異物
咽部有異物感
排尿異物感
咽部異物感
臀溝內似夾著異物樣的難受及不愉快感
眼內異物
甲狀軟骨下可觸及異物撞擊震動感
臍窩內有櫻紅色息肉樣物
食管內異物
吞咽干食物時胸骨後有阻塞感或鈍痛
腿前內側出現感覺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