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和濕疹常作為同義詞用來指一種皮膚炎症,代表皮膚對於化學製劑、蛋白、細菌與真菌等種種物質的變應性反應。濕疹一詞沒有特殊的含義,而皮炎則有限定的意義。若用皮炎代替濕疹作為診斷術語,則指的是真皮、表皮聯合反應,它可以是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這三者可以聯合存在。
不良生活習慣。如常用過熱的水洗臉,或過頻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膚清潔劑,平時不注意對紫外線的防護等,這些理化刺激都會改變或損傷皮膚的保護屏障和血管調節功能。
本病的發病機制較為複雜,與遺傳、免疫和對生理藥理介質反應異常有關,環境因素在本病發生中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約70%患者家族中有遺傳過敏性皮炎、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遺傳過敏史。
雙親均有遺傳過敏史,其子女發生遺傳過敏性疾病的機會比雙親中只有一方有遺傳過敏史的要高。近來發現染色體11ql3部位的基因與本病的過敏性哮喘的發病相關。在免疫異常方面表現為血IgE增高,近來研究指出皮膚朗格漢斯細胞具有高親和力IgE Fc受體(Fc e RI)。「吸入性」抗原進入遺傳過敏性皮炎的皮膚,引起朗格漢斯細胞的活化,釋放IL-1β使異位性特異的T輔助細胞亞類TH-2活化而產生IL-4、IL-5等細胞因子,刺激B細胞產生IgE,同時IL-5是人嗜酸性白細胞分化與增生的重要細胞因子。在遺傳過敏性皮炎患者中,由環境變應原(屋塵蟎,花粉)斑試引起的濕疹樣皮膚反應的表現與皮膚遲發相反應(cutaneous late-phase reaction)相似。在皮損中有嗜酸性白細胞浸潤,故認為IgE介導的「接觸性過敏」,在遺傳過敏性皮炎的發病機制中起了重要作用。生理藥理學方面,患者白細胞和表皮細胞對β腎上腺素能性激動劑的反應遲鈍,所產生的cAMP水平及抑製表皮細胞核分裂功能降低,β腎上腺素能性受體與β興奮劑親和力下降,a腎上腺素能性受體比率增高等。此外尚發現單一核細胞內cAMB磷酸二酯酶(PDE)活性增高,從而使cAMP水平下降。
異位性皮炎病因和發病機制頗為複雜,至今為止尚未完全闡明。該病原因之一遺傳性過敏素質格外惹人注意,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員對某些體內外物質的敏感性往往高於正常人。據統計表
異位性皮炎明:雙親皆有「異位性」表現者約70%後代也可呈「異位性」;若父母中僅一方見「異位性」則子女大致半數可見有「異位性」;然而在「異位性」病人中還有40%的父母未發現「異位性」。本病的變應原以食物,特別是蛋白質食品尤為常見。另外,通過呼吸道吸入的各種物質,如屋塵、花粉、動物之毛及皮屑等亦不能忽視。通常認為嬰兒期似乎是以食物過敏為主,而兒童期後卻對吸入物過敏居多。
除上述以外,季節氣候變化、精神緊張、強烈搔抓刺激、出汗等均易使本病病情加劇。異位性皮炎發病機制既可以是變態反應,也有非變態反應。其中有許多問題尚未獲得一致結論,而且有些是相互矛盾的。對此需要今後努力實踐,積極去探討研究。
神經性皮炎又名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主要以搔癢和苔蘚樣變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常反覆發作。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確。一般認為系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功能失調所致.思
神經性皮炎考常因情緒波動、過度緊張、神經衰弱等發病或加劇。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障礙、病灶感染、酒精中毒、衣摩擦、日晒出汗等局部刺激均可促發本病,使病情加重。臨床上分為局限和播散兩型。
常見癥狀:
1. 苔蘚樣皮損。本病的皮損特徵為皮膚苔蘚化,病變區皮膚呈苔蘚樣變,皮膚增厚,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區呈暗褐色,乾燥,有細碎脫屑,邊界清楚,邊緣可有小的散在的扁平丘疹。
2. 瘙癢。皮損區域陣發性瘙癢,夜晚尤甚,可影響入睡。
3. 好發部位。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項、膝、肘、骶等部位;播散性神經性皮炎可泛發於全身。
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皮質激素所致的皮膚萎縮有關,皮膚萎縮導致角層變薄,真皮乳頭退變,皮膚失去了防止水分喪失的屏障,迅速引起乾燥、發炎。皮膚脫水可能是使正常或已有病變的皮膚產生炎症的主要原因。
(一) 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質類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膚出現紅斑、丘疹、乾燥脫屑、萎縮、萎縮紋、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痤瘡、色素沉著異常、酒渣鼻樣皮炎、口周皮炎、光過敏、多毛、不易辯認的癬,魚鱗病樣變化等繼發症狀等。
(二) 應用上述激素藥物後,原發病病情雖可得到迅速改善;一旦停葯,1—2日內,用藥部位皮膚發生顯著紅斑、丘疹、皸裂、脫屑、小膿瘡、瘙癢和觸痛等癥狀。當再用該葯,上述癥狀和體征會很快減退,如再停用,皮炎癥狀又迅速再次發作,而且逐漸加重,對激素的依賴性較為明顯,尤其以面部、外陰部多見。
(三) 局部有明顯自覺瘙癢或灼熱感。
因目前西醫西藥對激素依賴性皮炎尚無理想療法,主要是採取逐漸遞減激素藥物的用量,再配合抗菌消炎,抗過敏藥物治療,直到全部撤除激素藥物,治療過程需要1-2年的時間。多數患者較難接受。由於人體一旦對激素產生了依賴性,停葯後原發病變反跳加重與繼發的赤紅、觸痛、瘙癢、脫皮,乾燥、裂口、脫屑等副作用,可使患者產生較大的痛苦,而目前西醫又普遍
激素依賴性皮炎認為激素依賴性皮炎的治療較為棘手,其治療方案是以抗菌素,維生素及脫敏藥物治療的同時,繼續使用激素藥物治療,逐漸減量至撤除停用。皮損恢復正常需用一年以上的時間,多數患者對此均有較大的精神壓力。對此,醫生與患者家屬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對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在正確選擇治療藥物和逐漸減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質激素的情況下,選用對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中醫藥治療。
激素性皮炎的治療也是因人而異的,並非同一種葯你用好使,他用就好使!也要根據患者的激素傷害程度、時間而定的。所以在用藥上一定要慎重,用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切勿自行胡亂醫治。
目前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效果比較好的藥物有:
口服:紛樂、雷公藤
外用:美得喜、喜療妥、藍科膚寧、金因肽
當康復後期皮膚發乾發澀時,可適當添加無刺激的滋潤護膚品,比如強生嬰兒霜或雅漾類的護膚品。
中藥配方: 枇杷葉15g,炙桑皮15g,當歸15g,白花蛇舌草30g,銀花15g,紫草15g,黃連3g,黃芩10g,生地15g,赤芍15g,白芷5g,丹皮10g,炒白朮15g,苦參10g,白鮮皮15g,每日劑,水煎3次,一二煎混勻分早晚2次口服,三煎每晚睡前用紗布蘸藥液冷濕敷患處15min。2周為一療程, 2個療程後隨訪1個月,判定療效。
急性或慢性炎症,常單發或不對稱,由某些物質接觸皮膚引發的毒性(刺激性)或過敏反應。
接觸性皮炎可由原發性化學刺激物或過敏原(參見第148節Ⅳ型遲發性超敏反應)所引起。
原發性刺激物可損傷正常皮膚或刺激原有的皮炎.強刺激物(如酸,碱,酚)在數分鐘內即可引起臨床上可見的改變.弱的或邊緣性刺激物(如肥皂,清潔劑,丙酮或甚至是水)與之接觸數日後方可引起臨床上可見的改變.不同的刺激物損害皮膚的機制不同.例如清潔劑可以激活角化細胞,從而使之釋
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放炎性細胞因子。
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病人可能會對使用數年的物質或用於治療皮膚病的藥物產生過敏反應.朗格漢斯細胞(一種表皮細胞的年幼亞群)吞噬致敏原並將其傳遞至T淋巴細胞.從角化細胞和朗格漢斯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也可促進過敏的發生。病人的致敏過程可從6~10天(較強致敏原如毒常青藤)到數年(較弱致敏原)不等。當再次接觸該致敏原時,瘙癢和皮炎可在4~12小時內出現。
外用藥的某些成分是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主要原因(表111-1).其他常見致敏原包括植物(如毒常青藤)及在製鞋,制衣,金屬化合物,染料和化妝品中的致敏物質。許多工業因子可以引起職業性皮膚病.許多健康的職業勞動者對橡膠增效劑和手套的乳膠過敏。有些男子因為對乳膠避孕套過敏而無法使用。
光敏性和光毒性接觸性皮炎可在局部應用某些化學物質再經光線照射後才會發生。這些化學物質(光毒劑)充當光敏物使皮膚對光照產生過度反應(參見第119節光敏感中的多形性日光疹)。常引起光敏性接觸性皮炎的物質有須後液,防晒霜和外用磺胺葯.香水,煤焦油,補骨脂素和製造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油劑常可引起光毒性接觸性皮炎.全身給藥引起光敏反應時,必須區分是光過敏性還是光毒性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表現不一,從暫時性潮紅到伴有大泡形成的嚴重腫脹,常有瘙癢和水泡形成.皮膚的任何部位均可因接觸到過敏或刺激物(包括空氣傳播物)而受累.其特點是皮炎首先僅限於接觸部位,以後可播散到其他部位。
病程長短不一.如果病因去除,單純的紅斑在數天內消退,水泡乾枯.水泡和大泡
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可發生破潰,滲出和結痂.如果炎症消退則有鱗屑,有時皮膚會發生暫時性增厚.繼續與致病因子接觸或出現併發症(如受到刺激或外用藥過敏,表皮剝脫,感染)可使皮炎持久存在。
1去除病因遠離過敏源
2飲食療法,忌食辛辣及油炸食物,特別是發病期平時要吃的清淡,忌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酒海鮮等,多吃新鮮蔬菜或水果。
3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規律,不要過度勞累
4適當鍛煉,選擇適合自己的一些活動,如爬山散步,跳舞等。
5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服用,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體質,不生病或少生病,提高生活質量
俗稱曬斑,一般在暴晒後數小時內於暴露部位出現皮膚紅腫,亦可起水皰或大皰。皮損部位有燒灼感、癢感或刺痛。輕者1—2天皮疹可逐漸消退,有脫屑或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重者可伴有類似感冒癥狀,如發燒、乏力、全身不適等,約一周左右即可恢復。
接觸性皮炎可能很像其他類型的皮炎.典型的皮膚改變和接
日光性皮炎觸史可以幫助診斷,但確診則需要詳細詢問病史和斑貼試驗.必須考慮病人的職業,嗜好,家務,度假,穿戴,外用藥,化妝品及配偶的活動.了解局部致敏原或刺激物的特性和皮損典型分布的規律是有幫助的.初發損害的部位對於判斷病因有重要的價值。
用標準組的接觸過敏原作斑貼試驗(參見第148節Ⅳ型超敏反應性疾病)有診斷價值.斑貼試驗的濃度非常重要,尤其是工業用品或化妝品,可請教有關專家.因為在非常敏感的病人過敏原可使皮疹加重,同時在皮炎急性期進行斑貼試驗可能產生不準確的結果,因此斑貼試驗常在皮疹消退後再做.斑貼試驗陽性並不一定能確定接觸性皮炎的致病因子。在皮炎發病部位有試驗因子接觸史才能明確診斷.由於致敏因子可能不在試驗範圍內,故斑貼試驗陰性也不能排除接觸性皮炎的診斷。
除非發現及除去發病因素,否則治療無效.光過敏或光毒性接觸性皮炎的病人應避免接觸光敏物或避免光照射.皮炎急性期用紗布或薄布浸水後濕敷在皮損處可使其緩解和涼爽,每日~6次,每次30分鐘.大泡每日可抽液3次,但泡壁不能去除.對於廣泛發疹的病人或嚴重面部炎症的病人可口服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如強的松60mg/d)(如果不是反指征),連服7~14天.強的松的劑量可以每3~4天減少10~20mg.水泡期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一旦皮炎轉入亞急性期,可在患處每日輕塗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或軟膏3次(參見第110節).抗組胺葯除有鎮靜及減輕癢感外,對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無治療作用。
1.好發於成年人及新生兒,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片或斑丘疹;上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分布對稱;
2.皮損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如頭、面及皺襞處等;
脂溢性皮炎3.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的瘙癢。
4. 多發於青壯年,皮疹常發於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如頭皮、顏面(眉弓、鼻翼兩側)、腋窩、上胸和背部等處,皮疹為略帶黃色的紅斑或粉紅斑,大小不一,邊界明顯,邊緣不整齊,臨床上分為鱗屑型和痂皮型。前者,皮疹表面有油膩性鱗屑,梳頭時有大量鱗屑飄落;後者,皮疹表面油膩性鱗屑厚積,結成痂皮。因癢,搔破後會發生縻爛滲液。發生在頭面部位皮疹,有時可並發脫髮及眉毛脫落。嬰兒脂溢性皮炎患者多見於出生後3-4周。
1、要保持生活規律和充足睡眠精神要愉快,按時服藥。
2、勤洗頭一般3-5天洗一次,宜用硫磺軟皂,禁燙洗和搔抓
3、調節胃腸功能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用適量番瀉葉泡水代茶飲。
4、急性期要避免風吹日晒不要用強刺激性藥物。
膳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量,脂肪不宜過多,否則會加重癥狀,每天供給總膳食脂肪量應在50克左右。可適當給予高蛋白飲食,因為蛋白質有利於保持正常皮膚角化代謝和毛囊正常暢通。還應注意少吃甜食,因為含糖較多的飲食可促使脂肪異生後產生更多的脂肪。
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康利萊專家提出尤其是維生素A的食物要適量多吃,豬肝、胡蘿卜、蛋黃等,以糾正毛囊皮脂角化異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鋅也可產生脂溢性皮炎,應在膳食中補充含鋅高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肉、禽類、堅果類等,以糾正人體內鋅含量相對不足。避免高碘飲食很重要,因高碘飲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帶、紫菜等海產品的攝入。
脂溢性皮炎除上述之外,還要多吃含維生素C、B1較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等。適量的增加穀物雜糧、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對脂溢性皮炎大有益處,佔總熱能的18.8%,碳水化物356克,佔66.3%,維生素A515微克視黃醇當量,維生素E41.7毫克,維生素B11.32毫克,維生素B21.09毫克,維生素C159毫克,尼克酸12.1毫克,鈣1037毫克,鐵28.1毫克,鋅13.4毫克,硒24.9毫克,銅2.7毫克,鎂469毫克,磷1412毫克,鈉3486毫克,鉀2959毫克,膽固醇38毫克,膳食纖維19.6克。
一、忌搔抓 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還起強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病程因而延長。
二、忌熱水燙洗 皮炎、濕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加重,滲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濕疹病人宜用溫水淋浴,切忌在熱水內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肥皂洗 特別是鹼性大的肥皂,對皮膚是一種化學性刺激,可使皮炎、濕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時,最好選擇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四、忌刺激性食物 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癢加重容易使濕疹加重或複發,都應禁忌。
五、忌盲目用藥 皮炎、濕疹病程較長,易反覆,患者要配合醫生耐心治療。有的人治療心切,未經
●使用糊葯 把金印草根粉末與維生素E油混合,並調入一些蜂蜜,直到混合物呈均勻、 鬆軟的糊狀,然後敷在患部,能夠起到去癢以及促進復原的作用。
●避免台麩質的食物 小麥、裸麥(黑麥)、燕麥、大麥等含麩質的食物應避免食用,六周後,即有助於控制皮膚炎。
●避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乳製品、糖、白麵粉、脂肪、油炸食物、加工食品等易引起皮膚過敏,因此要盡量避免此類物質。
●補充營養素
①維生素B群 每天服用3次。維生素B群是皮膚健康及血液循環正常所需之物,並能幫助 細胞再生。
②海帶 每天5錠。海帶是修護組織所必需的礦物質。
③維生素F 可促使皮膚有光澤。
④維生素E 每天400Iu,漸增。可以緩解皮膚搔癢及乾燥。
⑤鋅 每天100毫克(勿超過此量)。可以幫助組織復原。
⑥維生素A乳劑 可以使皮膚光滑,預防皮膚乾燥。
⑦維生素D 可幫助組織修復。
●天然藥草 治痢草根、蒲公英、保哥果及紅苜蓿等均有助於癥狀緩解。
初發患者,往往急於求治,急於速愈,用藥幾天甚至一周,就質疑怎麼還不見效?為此反覆更換治療方法,結果導致病情延誤,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期。
久病患者,轉診多處,治療無效,遂心灰意冷,喪失治療信心,以為皮炎、濕疹、蕁麻疹屬不治之症。
患者一方面急迫地想獲得治療信息,另一方面又對所有的信息抱以懷疑的態度,認為所有的宣傳都是虛假的,騙人的。盲目地排斥、否決各種治療方法或藥物的效果亦是不切合實際的。 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均導致了同一個結果:延誤病情,增加治療的困難。
因此,爭取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皮炎、濕疹、蕁麻疹的預後轉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由於治療效果出現的時間,效果的大小,消退的快慢,治癒皮炎、濕疹、蕁麻疹所需的療程,均因病因、病機、病位、患者的個體不同以及生活方式、工作環境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有的一周即可見到明顯的效果,一個月內即可消失,多數需治療1—2個療程方可治癒,也有治療三至四個療程方可痊癒。後者往往會影響患者的治療信心,導致治療中斷、治療方法的更換,從而延誤了病情。
目前西醫對皮炎的治療多採用以內服抗組胺藥物 , 皮質激素類藥物臨時抑製為多,如口服西藥 , 口服激素 , 外用溶液洗劑、乳劑、泥膏、油劑、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 , 最常見的是用藥後病情好轉,一旦停葯後,用藥部位原發病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葯,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儀器治療:多違背肌膚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強制性祛除皮膚過敏. 造成皮膚角質層的傷害, 甚至是角質層萎縮的可能,易色素沉著,易複發. 傳統中藥治療:是葯三分毒,中藥的功效具有多樣性,不能準確界定有效活性成分,缺乏現代化生物工程技術,部分中藥成份也會引起過敏. 外用化妝品:只能從皮膚的表層改善皮膚過敏癥狀,針對性很單一,治標不治本。外用產品有些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激素,有害化學成分,直接接觸傷害皮膚. 外用激素膏劑:它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緩解癥狀,但是這類葯有副作用大,多產生依賴性,癥狀將反覆發作,皮膚更加敏感。 患者為了避免停葯後的痛苦,完全依賴於激素。會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用激素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過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癒合困難。 尤其是一些皮膚病更不適宜使用激素類製劑。
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藥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鬆、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併發症。對腎臟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防衛系統和抑制免疫反應能力。
腰帶可由各種材料製成,如各類皮革、人造革、塑料、棉麻纖維,還有少數是金屬製成的褲帶,這些褲帶可隨季節不同而選用。夏季應選用透氣性能好的棉、麻褲帶。
肥胖者宜用窄帶,瘦小者宜選用稍寬的褲帶,不胖不瘦者宜用中等寬度的褲結腰帶要不緊不松。過松時褲腰、褲檔易下墜,有失服飾造型美,過緊則對健康不利。通常以自己感覺舒服,不影響呼吸、活動為好。腰帶的位置以平靜呼吸時褲腰緊貼腹壁平臍處為好。孕婦宜用柔軟的腰帶,在腰部打個活結,寧可鬆些切莫過緊張,不要用皮帶,這樣有利於胎兒發育。有些人喜歡在餐後將腰帶解松,以減輕腹部的飽脹感,這樣做不好,因為解松會使腹腔內壓下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減弱,食物的重量全部靠消化道自接負擔,如果稍有活動,消化器官的穩定性下降,固定消化道的韌帶負荷就會增加。前者易致腸扭轉,引起機械性腸梗阻,後者會因負荷過重而鬆弛,引起胃下垂、腹脹、不適、噁心、便秘等一系列病症。腰帶勒得過緊,同樣會引起腹腔臟器受壓的一系列癥狀和後果。
「腰帶皮炎」屬接觸性皮炎的一種,盛夏天熱時最易引起此病。此病是因人對某些化纖織構或染色劑、皮革或皮革加工劑過敏所致,加上腰帶緊勒褲腰,壓迫局部的血液循環,致使皮膚的抵抗力下降,褲帶緊勒褲腰,還易使局部皮膚屢遭摩擦受損,誘發受腰帶所勒緊部位的皮炎。
癥狀較輕時局部出現紅斑,呈淡紅色至鮮紅色,可稍有水腫,或有針尖狀丘疹密集;腰帶皮炎的發病部位和腰帶勒緊褲腰的部位及範圍一致,境界非常鮮明。一般在除去引起過敏感內衣褲或褲帶後癥狀減輕,如處理得當,約在l—2周內可痊癒。若反覆接觸致敏物或處理不當可轉變為亞急性或慢性,呈紅褐色苔癬樣變或濕疹樣變。發病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藥物,切勿自行使用消炎類藥物,以免病情加重。
一、忌搔抓: 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還起強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病程因而延長。
二、忌熱水燙洗: 皮炎、濕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加重,滲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濕疹病人宜用溫水淋浴,切忌在熱水內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肥皂洗: 特別是鹼性大的肥皂,對皮膚是一種化學性刺激,可使皮炎、濕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時,最好選擇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四、忌刺激性食物: 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癢加重容易使濕疹加重或複發,都應禁忌。
五、忌盲目用藥: 皮炎、濕疹病程較長,易反覆,患者要配合醫生耐心治療。有的人治療心切,未經醫生診治在皮損處塗高濃度的止癢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藥。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等營養物質。常吃新鮮蔬菜有益健康,但是有些人吃了某種蔬菜會引起皮炎。 吃蔬菜為啥會引起皮炎呢?因為有些蔬菜在人體內可分解出一種感光性物質,而有些人對這種感光性物質很敏感。當進食或接觸某種蔬菜,如莧菜、油菜、馬齒莧、西紅柿、茄子、土豆、菜花等,感光性物質在體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體裸露部位(面、手、足)的皮膚經過太陽光的直射,即可導致代謝障礙而發生皮炎。這種皮炎在醫學上稱為「蔬菜日光性皮炎」。主要表現為局部皮膚有瘙癢感、灼熱感,並可見到急性水腫、淤斑或水泡,且有刺痛,嚴重者口唇、眼瞼及顏面腫脹呈紫紅色。同時可伴有頭痛、乏力、發熱、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全身性反應。
1.皮疹好發於頸部、四肢伸側及腰氐部、國窩、外陰;
2.自覺劇癢,病程慢性,可反覆發作或遷延不愈;
3.常先有局部瘙癢,經反覆搔抓摩擦後,局部出現粟粒狀綠豆大小的圓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呈皮色、淡紅或淡褐色,稍有光澤,以後皮疹數量增多且融合成片,成為典型的苔蘚樣皮損,皮損大小形態不一,四周可有少量散在的扁平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