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部的孫彼得教授提出了「信息成癮」的概念。他指出,在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對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數增長的,但人類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很好地調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階段,由此就會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

信息成癮的原因

■ 職業上的重複行為容易造成「信息成癮」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沈政教授說,成癮行為分為化學物質成癮和行為成癮兩種。化學物質成癮很容易理解,比如對海洛因、鴉片、可卡因的依賴。另外一種就是行為成癮。與化學物質成癮一樣,行為成癮者也會重複做一件事情而自己無法剋制,比如不能控制自己去不停地上網,或者不停地收集某種東西,很多女孩子就會不停地買各種樣式的包。信息成癮,不僅在行為上成癮,而且在心理上也已經成癮。成癮者對於瀏覽信息有著極強的心理需要,不停地重複著收集信息這一行為。一旦被迫中止,就會產生痛苦、焦慮的情緒,還出現了軀體癥狀。

人的大腦有三分的結構屬於行為強化系統。反覆做一件事情,就會使行為強化系統過度興奮,交感神經系統高度變化,這樣人便會對反覆從事的行為成癮。當成癮的行為模式受到挫折而不能進行下去的時候,就會產生與吸食鴉片的人突然被強制戒毒時類似的反應。

很多人都會從事不斷收集信息的工作,但為什麼不會「信息成癮」呢?沈教授認為,工作心理決定是否會「信息成癮」。「信息成癮」的人工作很被動,工作目的大多停留在維持生活上,而沒有把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寓於工作之中。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他們沒有主動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甚至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時,只是覺得有得交差了,而根本沒有成就感。

■ 查閱信息時沒有明確的目標,生活沒有明確追求

如果在查閱信息時有明確的目標,我們就能夠鎖定查閱的範圍。如果沒有明確的查閱目標,我們就會無限地瀏覽信息,查到任何時候都不夠,心理上也得不到獲得所需信息後的成就感,只有不停地查下去。這在客觀上就導致了不斷重複同一行為,使大腦內部發生變化,最終形成「信息成癮」。也有小部分成癮者瀏覽信息只是為了消磨時間。他們的工作比較清閑,對於事業沒有追求,只有在不停瀏覽信息的時候,他們才感覺自己是充實的,一旦停下來,他們就不知道幹什麼才好,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

■ 性格內向、拘泥細節的人容易患「信息成癮」

性格內項、拘泥細節的人,通常做事情會鑽牛角尖,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而且做事情的時候很追求面面俱到。他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非常投入,並且一旦認定某件事情就很難改變。因此他們更容易固執地去收集海量信息,並且不願意漏掉任何一條哪怕是毫無意義的信息。這種行為不斷重複,最終他們自己也無法控制,形成「信息成癮」。

信息成癮的診斷

「信息成癮」多發於年齡在25歲到40歲間的高學歷者,具體癥狀是,每天都將大量時間花在上網瀏覽信息,看報紙、雜誌上,但心裡還是不踏實,總覺得漏掉了信息。一旦家中或單位出現網路堵塞、電視斷電、電子讀物無法打開等現象,就會感覺極其不適應,變得焦慮不安、心情浮躁,總擔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聞,害怕給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同時還會出現軀體癥狀,比如失眠、頭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等。

信息成癮的鑒別診斷

網路成癮,又稱網路成癮綜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簡稱IAD),臨床上是指由於患者對互聯網路過度依賴而導致的一種心理異常癥狀以及伴隨的一種生理性不適。 有台灣學者認為,網路成癮是由於重複地使用網路而導致的一種慢性或周期性的著迷狀態,並且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慾望,同時對上網帶來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賴。也就是說,因為網路的許多特質帶給使用者許多快感,同時又因很容易重複獲得這些愉悅的體驗,使用者便在享受這些快感時漸漸失去了時間感,一方面逐漸對網路產生依賴,另一方面導致沉迷和上癮。

ADVERTISEMENT

「信息成癮」多發於年齡在25歲到40歲間的高學歷者,具體癥狀是,每天都將大量時間花在上網瀏覽信息,看報紙、雜誌上,但心裡還是不踏實,總覺得漏掉了信息。一旦家中或單位出現網路堵塞、電視斷電、電子讀物無法打開等現象,就會感覺極其不適應,變得焦慮不安、心情浮躁,總擔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聞,害怕給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同時還會出現軀體癥狀,比如失眠、頭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等。

信息成癮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參看

  • 全身癥狀

信息成癮9269


<< 星跡步態 新月狀溶骨性缺損 >>

信息成癮相關圖片

信息成癮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信息成癮
成癮
酒精成癮
白喉假膜形成
疤痕形成
鼻息肉
喘息
成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成人多動症
成年後的容貌仍似兒童
創傷窒息綜合征
創傷性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