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膽總管囊腫(congenital choledochocyst)又稱膽總管擴張症,是最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異常,可同時存在其他病變。
(一)發病原因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發病原因,尚存爭議,十年來隨著對本病形態學、膽汁酶學及動物實驗研究的進展,對其病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先天性膽胰管合流異常、膽總管遠端梗阻有關。
1.先天性胰膽管交界部發育畸形 形成合流異常,所謂合流異常是指胰膽管匯合部位不在十二指腸乳頭,而在十二指腸壁外或匯合部形態和解剖的先天性畸形。自1969年Babbitt提出胰膽管合流異常是膽總管擴張的發病原因以來,近些年更強調此學說。如胚胎期膽總管、胰管未能正常分離,導致胰管和膽總管遠端異常連接,膽總管以直角或<30°連接,使正常的胰膽共同管(正常<2~4mm)延長達到20~35mm的異常長度,正常胰管內壓為0.294~0.49kPa(30~50mmH2O),膽管內壓為0.247~0.294kPa(20~30mmH2O),結果使胰液反流入膽總管,引起膽總管反覆發生炎症破壞其管壁的彈力纖維,使管壁失去張力而擴張,部分患兒因胰管內壓升高引起複發性急性或慢性胰腺炎。
2.膽道發育不良 1936年Yotsu-Yanagi首先提出,在胚胎期原始膽管上皮細胞增殖不平衡,如遠端過度增生,則在貫通空泡化時,遠端出現狹窄近端擴張而形成此病。膽總管壁先天性彈力纖維缺乏,在膽管內壓增高時,即逐漸擴張,其遠端並無阻塞存在。
3.病毒感染 近年來,通過組織病理的改變,發現乙型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等均可引起膽管腔阻塞或管壁變薄弱,產生膽管的畸形。
4.神經分布異常 有些學者通過檢測嬰兒、胎兒膽總管的神經分布,與膽總管擴張症患兒遠端狹窄段神經節細胞分布進行比較,患兒狹窄段神經纖維束與神經節細胞數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故認為膽總管擴張發生與膽總管遠端神經叢及神經節細胞分布異常有關。但神經節細胞減少,神經發育異常是先天性病變或後天繼發性病變需深入研究。
(二)發病機制
1.病理變化 大體病理表現為膽總管呈球形囊腫或梭形擴張,擴張程度不等,直徑從2~3cm至20~30cm,管壁厚度從2~3mm至接近0.5cm,腫物大小不與患兒年齡成正比。囊壁結構多不能保持膽總管的黏膜及肌層組織,表現黏膜脫落炎症浸潤等變化,而肌層多為變性肥大之肌纖維,交雜大量之纖維結締組織。囊內貯存深綠色濃稠膽汁,有時有泥沙樣結石。有些病例手術時所取膽汁細菌培養為陽性。由於長期慢性膽汁梗阻,可引起不同程度肝硬化,肝呈棕綠色,較硬。一般於手術減壓後(解除「反壓」),肝硬化多於2~6個月內好轉,臨床癥狀亦好轉。然而如果不行手術治療,反覆感染可引起慢性肝內膽管炎,導致進行性膽汁性肝硬化,門靜脈壓力增高,繼發脾腫大,脾功能亢進,食管下段靜脈曲張,曲張靜脈破裂引起大量嘔血、便血。由於膽汁淤積,細菌滋生而致膽源性感染及結石形成,並可造成肝外擴張膽管及囊腫破裂,膽汁外溢而產生膽汁性腹膜炎。長期反覆感染胰液反流可引起膽管上皮惡變或急性、慢性胰腺炎。故根據其病理變化,對本病應採取積極早期手術治療。
2.分型 先天性膽管擴張可發生在肝內和(或)肝外膽管,以膽總管囊腫最常見,但是,隨著影像診斷技術的發展,其他類型的病變,尤其是肝內膽管囊狀擴張症(Caroli病)較以往多見,故分類較多而亂。Flanigan提出的分型方法較簡單而實用:
(1)膽總管囊狀擴張:最常見,佔77%,呈囊形或梭形擴張。
(2)膽總管憩室狀擴張:可以是膽總管或膽囊的憩室狀擴張,多為膽總管側壁的囊狀擴張,以狹窄的基底或短蒂與膽總管側壁連接,佔2%~3.1%。
(3)膽總管末端囊狀擴張:亦稱膽總管膨出,膽總管末端擴張並嵌入十二指腸內,此種佔1%。
(4)肝內、外膽管囊狀擴張,包括Caroli病,佔18.9%。
(5)肝內膽管囊狀擴張,即Caroli病。
黃疸、腹痛、腫塊為本病的3個基本癥狀,但並非所有病人在其病史中或就診時均具有3個主要癥狀,臨床上往往只出現1個或2個,3個癥狀均具有者只佔20%~30%。
1.腹痛 再發性右上腹或上腹中部疼痛性質和程度不同,有時是絞痛、牽拉痛或輕微脹痛。繼發感染時可伴有發燒,有時有噁心和有腹痛者約佔80%~90%。
2.腫物 位於右上腹肋緣下,上界為肝邊緣所覆蓋。巨大者可超越腹中線,腫物表面平滑,呈球狀囊性感,小的膽總管囊腫,由於位置深,不易捫到。在感染、疼痛、黃疸發作時,腫物增大,好轉後又可縮小。以右上腹腫物就診者約佔70%左右。
3黃疸 約50%病例有黃疸,黃疸的程度與膽道梗阻的程度有直接關係。黃疸一般為再發性,多合并感染及發熱。以上癥狀多為間歇性發作,由於膽總管遠端出口不通暢,內容物滯留,出現膽道感染,使癥狀發作,經過治療幾天後,內容物順利引流,癥狀減輕或消失,有的患兒發作頻繁,有些可幾個月發作一次。除以上癥狀外,發作時可伴有噁心嘔吐,黃疸時可出現白陶土樣大便、尿色加深。個別患兒特別是嬰幼兒發生囊腫穿孔時,即引起急性膽汁性腹膜炎癥狀,高熱腹脹甚至發生休克。 根據病兒有腹痛、黃疸及右上腹囊性腫物3個主要癥狀的臨床表現,進行初步臨床診斷,部分病例不具有「三主症」,應進行實驗室和輔助檢查以助確診。
大多數患者血、尿及糞的檢查呈阻塞性黃疸所見。梗阻性黃疸的一系列檢查均為異常,包括血清膽紅素,主要是直接膽紅素明顯升高,鹼性磷酸酶和γ-谷氨醯轉肽酶也升高。可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肝功能不良的表現。少數患者各項檢查指標可基本正常。合并囊腫內感染者可見外周血象白細胞計數增高和中性粒細胞增高等的炎症改變。本症有相當比例的病例,尤其是梭狀形者病程中被發現血、尿的胰澱粉酶增高,而被誤診為單純的急性胰腺炎。臨床實際病例中確有合并胰腺炎者,但多數病例為由於胰膽合流異常存在。胰液會反流入膽管、甚至肝內膽管,在毛細膽管中胰澱粉酶可通過肝靜脈竇而反流入血循環所致,多非真性胰腺炎。
1.B超 是最為簡便且無創的檢查手段,可初步獲得診斷。可見肝下方界限清楚的低回聲區,可確定囊腫的大小,膽管遠端的狹窄程度,並可知肝內膽管擴張的程度和範圍及是否合并膽管內。本法具有無損傷、無射線、方便易行、費用較低、可動態觀察等優點,且診斷正確率可達94%。
2.CT掃描 可明確肝內外膽管有無擴張、擴張的部位、程度及形態、位置,膽總管遠端狹窄的程度以及有無肝內膽管擴張,擴張的形態及部位等,有助於術式的選擇。以斷面圖像顯示病變,可藉助靜脈注射碘造影劑顯示管狀結構,有較高的定位及定性價值,具有與B超相類似的作用。但其只能橫斷膽管,不能顯示梗阻膽管的長度,且有射線,價格昂貴。與B超可互補。
3.逆行性胰膽管造影內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 用小兒十二指腸纖維內鏡經十二指腸乳頭插入導管造影,可顯示胰膽管全貌,尤其對胰膽管合流異常更能清晰顯影,對治療方法的選擇提供可靠依據。ERCP 損傷相對較小,對小兒需全麻,成人僅黏膜浸潤麻醉即可,無明顯的器質性損傷。造影易成功,且可獲得優於PTC的診斷效果。目前,在國外也可對新生兒順利進行ERCP的檢查,對胰膽合流異常的診斷更為有效。通過十二指腸鏡可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膽管和胰管內,直接顯示膽管囊腫的全貌。在成人這是一種常規的檢查方法。但對於小兒來說,需一定的條件和設備,在年長兒童中應用較多。
4.經皮肝膽管造影(PTC)檢查 通過該項檢查可:
①了解肝內膽管囊性擴張的部位,可為手術選擇提供指導。
②了解有無胰腺管的合流異常及胰膽管遠端的病理變化。
③明確診斷。了解遠近端膽管的狹窄程度。
④採取膽汁,進行細菌學檢查。穿刺前需作凝血酶原時間的檢查,若凝血機制不良多不用此法。 PTC用細針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肝內膽管,通過顯影肝內、外膽管,可直接觀察到膽道畸形的情況。但由於本檢查法需全麻配合且損傷大,有穿刺失敗、引起氣胸、膽漏及出血等的危險性,目前多由ERCP所替代。
5.放射性核素肝膽掃描 用99mTc可直接動態觀察肝膽系統的形態和功能,亦可觀察到膽管囊腫的位置、大小、形態及排泄情況。
6.上消化道鋇餐檢查 可見十二指腸窗擴大,前後徑變扁,左右徑變寬,側位片見十二指腸降部向前移位,即可確診。
7.上消化道X線造影囊腫較大時,於右上腹部可見邊緣光滑,密度均勻的軟組織腫塊,並可顯示胃竇和十二指腸向下、向左移位,十二指腸曲擴大,呈弧形壓跡;側位片可見胃及十二指腸受壓,十二指腸框擴大,向前移位。但對於梭狀形膽管擴張症其普通X線檢查較難診斷。
8.膽道造影 口服或靜脈膽道造影,因造影劑被稀釋,多數顯影不清楚。當有肝功能嚴重損害時不宜採用。目前多由較先進的檢查方法來替代,臨床已基本停用。術中膽道造影,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膽囊或膽管內,顯示整個肝內、外膽管,了解病變性質和範圍,對診斷及確定術式很有幫助。
9.磁共振胰膽管呈像技術(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MRCP)是目前最新的膽管造影法,不需要造影劑,經計算機處理後,僅留膽管和胰管較清楚的立體結構影像。是20世紀90年代才成熟應用到臨床的一種高新無創呈像技術。利用磁共振的特殊呈像技術獲得清晰的胰膽管呈像效果,甚至可明確地判斷出是否合并胰膽合流異常。近年大量臨床研究表明,單純的膽管擴張症的診斷遠不能適應正確指導手術。
本病早期需與膽道閉鎖及各種類型的肝炎相鑒別,有時也需與右腎盂積水、胰腺囊腫、肝包蟲囊腫、大網膜及腸系膜囊腫相鑒別。藉助B超及生化檢查一般可資鑒別,必要時可作CT、ERCP以協助鑒別診斷。
1.以腹部腫塊為突出表現者 膽總管囊腫以右上腹或上腹部腫塊為突出表現,而無黃疸者,應與肝囊腫、腹膜後囊腫、腎積水、腎胚胎瘤、大網膜囊腫和腸系膜囊腫相鑒別。
(1)肝包蟲病:其與膽管擴張症的不同之處為患者存在畜牧區與狗、羊等動物接觸。囊腫會是逐漸增大。B超及CT檢查均示為肝內佔位性病變,肝外膽總管顯示正常。多半嗜酸性細胞記數增多。Casoni試驗(包蟲皮內試驗)陽性率高達80%~95%。80%補體結合試驗陽性。
(2)肝囊腫:肝較大,硬且有結節感,無觸痛。肝功能檢查一般均正常,多囊肝患者有時可同時伴有腎,胰腺或脾的多囊性病變。B超及CT檢查多可明確顯示囊腫位於肝內而肝外膽道正常。
(3)腹膜後囊性腫物:如囊性畸胎瘤、淋巴管瘤等。從癥狀和體征來看較難與無黃疸的膽總管囊性擴張鑒別,B超、CT可基本區別,行ERCP檢查可除外膽管擴張。
(4)右側腎積水:體格檢查不易與膽管擴張相區別,但腎積水多偏側方,腰三角區常飽滿,特別是藉助B超、靜脈腎盂造影(IVP)或胰膽管逆行造影(ERCP)兩者很易鑒別。
(5)腎母細胞瘤:主要不同點為:
①腫瘤生長較快,可有高血壓或血尿,患兒一般情況多較差。
②腫瘤為實體性,中等度硬。
③腹部X線平片可見腫塊將腸推向內側,有時瘤體內有散在點片狀鈣化點。靜脈腎盂造影可見腎盂腎盞變形或被擠壓破壞不顯影或僅少量造影劑顯於腎盂。
(6)胰腺囊腫:兒童假性胰腺囊腫與外傷有密切關係,囊腫多位於左上腹部或臍上,常伴有腹痛。尿糖及血糖升高,血清澱粉酶升高或正常。以B超、CT或ERCP檢查,多無困難區分。
2.以黃疸為突出表現者 膽總管囊腫以黃疸為突出表現者,應與膽道閉鎖、膽管癌、右上腹部腹膜後腫瘤壓迫膽總管等相鑒別。
(1)膽道閉鎖:主要不同點為:
①出生1~2周後患兒出現膽汁淤滯性黃疸,並迅速加深而無間隙。尿呈深褐色,糞便為淡黃色,後發展為陶土色大便。
②皮膚、鞏膜黃染明顯,病程後期可出現腹水或門靜脈高壓症。
③超聲檢查探不到膽總管,無膽囊或僅有萎縮的膽囊,而膽管擴張則表現為肝外膽管的擴張。
(2)膽總管口壺腹周圍癌:主要鑒別點為:
①患者多為中年或以上,病程短。
②黃疸為進行性加深而非間歇性出現。
③全身情況惡化快,可出現消瘦、貧血等症。
④腫塊大者可觸及,但堅硬呈結節感。
⑤CT、B超或MRI可發現膽總管遠端壺腹部的實性腫物,而先天性膽管擴張症則無。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膽管擴張症有較高的膽道癌的癌變率。膽管擴張症發生膽道癌後以間歇性發作的腹痛、發熱為主訴的約佔一半以上,與不合并癌變的先天性膽管擴張症相比,這一頻度稍高。約30%出現黃疸並觸到腹部腫塊。當出現背部疼痛、消瘦則提示為進展期。由於其癌變後並無特異性的表現,故容易與原發病相混淆。因此,B超、CT、ERCP造影等一旦發現擴張膽管內有腫塊陰影,就應高度懷疑。對300餘例癌變的病例進行分析,病灶僅局限於肌層,屬早期的不滿10例,可見診斷極為困難。
3.以腹部疼痛為突出癥狀者 膽總管囊腫以急性右上腹痛或上腹部疼痛為突出癥狀者,應與膽道蛔蟲症、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及腸套疊相鑒別。
(1)膽道蛔蟲症:
①突然發生的右上腹或上腹部鑽頂樣疼痛,發作後可緩解或恢復正常。癥狀嚴重而體征較輕為其特點。
②多無黃疸,有時也較輕。
③右上腹或上腹部無腫塊。
④超聲檢查可見膽總管內有蟲體樣回聲影,膽總管可有輕度的擴張,而膽管擴張症無蟲體樣回聲,可見膽總管的囊狀或梭狀擴張。ERCP可見膽管擴張及胰膽合流異常,而膽道蛔蟲則無。
(2)急性膽囊炎:多發於成人,發熱、右上腹疼痛、觸痛和肌緊張明顯,Murphy征陽性。有時可觸及膽囊隨呼吸移動並較淺表,不象膽總管擴張症的位置深並範圍大。黃疸如有也較輕。B超檢查多可容易地鑒別兩者。急性膽囊炎無囊狀或梭狀擴張的膽總管。
(3)腸套疊:本病主要癥狀為較規律的陣發性腹痛。腹部腫塊呈橢圓形或長圓形,易移動,稍偏韌,位置多位於右上方,可有果醬樣大便。鋇灌腸或空氣灌腸可見典型的套疊頭部的杯口狀影。
(4)急性胰腺炎:本病以成人多見,腹痛較劇,常位於上腹正中偏左,可牽涉左腰背部及左肩部,嚴重者可發生休克,噁心嘔吐、發熱,可有腹膜刺激征。生化檢查可見血尿澱粉酶明顯增高。行B超、CT檢查,可見腫大的胰腺並且膽總管是正常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膽管擴張症病程中約20%~40%曾表現高胰澱粉酶血症,及尿中也可查得澱粉酶增高。部分病例為真性合并的胰腺炎,而大多為毛細膽管中的澱粉酶反流入血液中而引起所謂「假性胰腺炎」的表現。該種病例胰腺病變多較輕。
1.膽汁淤滯 由於膽道梗阻,膽汁滯留致囊腫漸增大,肝內呈淤膽狀態,逐漸發展成為膽汁性肝硬化,嚴重損害肝功能.
2.門靜脈高壓症 原因有二: (1)巨大囊腫壓迫:巨大囊腫壓迫門靜脈及腸系膜上靜脈,造成門靜脈血流回肝受阻,形成肝外型門靜脈高壓症。 (2)晚期膽汁性肝硬化:肝內形成廣泛的纖維條索及硬化結節,擠壓肝內門靜脈小分支及肝小葉肝竇,使其變窄或閉塞,門靜脈血流受阻,壓力升高,形成肝內型門靜脈高壓症。此外,由於肝硬化致竇狀隙狹窄或閉塞,門靜脈與肝動脈間的短路開放,肝動脈血流入門靜脈系統,使門靜脈的壓力更高。這類病人佔25%。
3.膽管炎 由於排膽不暢,局部抵抗力降低,易發生細菌感染,致急性膽管炎、肝內感染、甚至肝膿腫等。反覆發作膽管炎常使膽管壁腫脹、肥厚、纖維化等,使遠端膽管更狹窄,甚至閉塞。
4.胰腺炎 胰膽管接合部異常,可使高壓的膽管內膽汁逆流入胰管,損害胰小管及腺泡,胰液滲入胰實質而引起胰組織自溶,並發胰腺炎。
5.囊腔內結石形成 因膽汁淤滯、膽道感染及膽管狹窄,膽汁成分可發生變化,有利於膽色素結石的形成。王長林報告1例13歲患者,從膽總管囊腫中取出大量的小顆粒狀膽色素結石,且左右肝管內也有很多結石。我們有3例小兒膽總管囊腫病例也合并有膽色素結石。Yamaguchi總結1433例的病例,並髮結石的佔8.0%。
6.出血 因膽道梗阻致肝功能損害,加上膽鹽不能進入腸道,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障礙,肝臟對凝血因子的合成發生障礙,可致出血,包括皮膚瘀斑、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7.囊腫穿孔或破裂 囊腫逐漸增大,囊內壓力逐漸增加,在囊壁的薄弱處,易因腹壓突然增加或上腹部的外傷而發生穿孔,引起急性膽汁性腹膜炎。中國台灣、日本和我國都有這方面的報告,佔1.8%。
8.囊腫癌變 囊腫內長期膽汁淤滯、反覆發作膽管炎及胰膽管匯合異常,胰液反流入囊腔等,可使膽管壁發生炎症、潰瘍、再生或化生,在此基礎上誘發癌變。癌變率佔2.5%。
早期儘快明確診斷,及時手術治療是此病預防的關鍵。應補充各種脂溶性維生素(A、D、K等),以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
(一)治療本病如不手術治療,多因反覆感染、膽汁性肝硬化、膽總管穿孔或癌變而死亡。因此當病兒肯定診斷後應及時手術。
1.原則 要求有三:
(1)手術的主要目的是恢復膽汁向腸道內引流,以免發生上行性膽管炎。
(2)切除擴張的膽總管,以防日後癌變。
(3)要預防日後吻合口狹窄。
2.手術方法 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為:
(1)囊腫切除,肝總管空腸Roux-Y型吻合,並加防逆流瓣膜成形術。
(2)囊腫切除,空腸間置代膽道,加防逆流巨形瓣手術。
(3)囊腫十二指腸吻合及囊腫切除肝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此法因難以防逆流感染及吻合口狹窄故目前較少用。
(二)預後由於本病常發生頻繁發作的膽管炎及上述各種併發症,故應及早行外科手術。20世紀70年代以前常用囊腫腸吻合或囊腫部分切除加腸吻合。由於膽管囊腫發生惡變的報告逐漸增多,國外報告在10%~20%之間,國內也有散在病例的報告。原發性的囊腫惡變平均年齡為50歲,但囊腫腸道內引流術後惡變的平均年齡為35歲;內引流術時病人的平均年齡為25歲,故內引流至惡變平均時間約為10年。原發性的惡變發生的部位可在膽管(53%)或在膽囊(46%),但在內引流術後,85%的惡變均發生在殘留的囊腫上,在膽囊者只佔9%。施行囊腫部分切除時,遺留的部分囊壁也可發生惡變。而囊腫腸吻合術後易發生癌變的原因,可能在於膽胰管匯合畸形時,胰液容易流入囊腔內,胰酶受來自小腸的腸激酶的激活,可加重囊腫內的炎症改變和加快癌變的發生。所以,囊腫內引流及部分囊腫切除的內引流均不可取,即使已行此類術式的病人,也應考慮再行囊腫切除的手術。對Ⅰ型膽管囊腫目前公認的術式為囊腫切除、Roux-en-Y肝總管空腸吻合術或肝總管-十二指腸間置空腸吻合術。20世紀50年代此種術式病死率較高,在30%左右,近年來的病死率明顯降低,在4%左右;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1986年報告41例,無一例死亡。我們至今也作了近30例,無死亡。對Ⅱ型膽管囊腫作囊腫切除,膽管-膽管吻合術。若為胰段膽總管側壁憩室,可切開十二指腸側後壁,找到胰管予以保護,切除部分胰頭組織、胰段膽管及憩室,利用膽總管的切端與十二指腸的切口作膽總管-十二指腸間置空腸吻合術。對Ⅲ型膽管囊腫,可切開十二指腸前外側壁,在腸腔內作囊腫切除或附加Oddi括約肌切開成形術,再移植胰膽管於十二指腸內後壁。對Ⅳ型膽管囊腫,僅局限在一葉肝臟者,可行局部肝葉切除術。若為廣泛的肝內病變,需作肝移植術(liver transplantation)。而各種形式的肝內膽管內、外引流術效果都不理想。
<< 小兒先天性肺囊腫 小兒先天性白細胞顆粒異常綜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