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新生兒期的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是指HBV感染。新生兒感染HBV主要有母嬰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引起。其中大部分呈慢性經過,常可持續不愈,成為慢性攜帶者或慢性肝炎,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大多數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生兒發生慢性亞臨床型肝炎,表現為持續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症和不同程度的轉氨酶升高。此症與慢性肝功能衰竭的關係已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我國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發地區。據估計全國約有1億人口感染乙肝。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新生兒感染HBV主要有母嬰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引起。主要由病毒引起,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及腸道病毒等。弓形體原蟲、李司忒菌、梅毒等,亦是本病的病因之一。

1.母嬰傳播 母嬰垂直傳播具體有:

(1)經胎盤傳播:母親在妊娠時感染HBV,或者是慢性HBV攜帶者,均可將病毒傳給胎兒。

(2)經產道感染:新生兒娩出時吞入帶有HBV的陰道液而被感染。

(3)由母乳感染:新生兒以HBsAg陽性的母親乳汁餵養,而被感染。

(4)生後密切接觸:由於接觸了感染母親的唾液、初乳、汗液、血性分泌物,而被感染。

小兒受染的機會與母體在分娩時的病毒傳染力關係密切,如孕母在乙肝的急性期分娩,其胎兒及產後2個月內的嬰兒60%~70%受染。母為HBsAg陽性伴有或無癥狀的HBV攜帶者,其母嬰傳播的發生率,在歐洲及北美髮生率均很低,而亞洲卻高達40%~50%。母為攜帶者而e抗原(HBe)陽性則80%~85%嬰兒受染。

2.水平傳播 主要是注射和輸注血液製品和生活密切接觸傳播。此外,新生兒出生後,也可由周圍的病人、帶菌者,及病毒污染物的接觸與食入而感染。受染的嬰兒是否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Rosendaht認為,這取決於嬰兒種族而不同,可能是不同種族免疫力有差異。

(二)發病機制

ADVERTISEMENT

一般認為HBV對肝細胞無直接損害。肝細胞的病變主要是機體對受染肝細胞的免疫反應引起的。HBV感染時,先由單核巨噬細胞攝取病毒抗原,加工並提呈給Th細胞,Th細胞活化增殖並釋放白細胞介素-2(IL-2),IL-2刺激被HBV抗原致敏的Tc細胞發生克隆性增殖,形成大量效應性T細胞,攻擊受HBV感染的肝細胞,導致肝細胞的變性壞死。Tc細胞攻擊的靶抗原,主要是肝細胞膜上的HBcAg和HBeAg。只有同時表達靶抗原和Ⅰ類MHC抗原的肝細胞,才被Tc細胞識別、攻擊和破壞。αβγ干擾素均能增強肝細胞表達Ⅰ類MHC抗原。Tc細胞對靶肝細胞的識別與結合,還有黏附分子的參與。受染的肝細胞表面表達Fas抗原,而活化Tc細胞表面則表達FasL,兩者相結合時,啟動肝細胞核內程序死亡基因,引起細胞凋亡。HBV感染可使肝細胞膜特異脂蛋白(LSP)變性,形成「自身抗原」,刺激B細胞產生相應IgG抗體。IgG抗體其Fab端與肝細胞膜LSP結合,其Fc端與殺傷細胞(K細胞)Fc受體結合,激活K細胞殺傷肝細胞,即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反應(ADCC),屬自身免疫反應。各型肝炎的發病取決於機體的免疫狀況和乙肝病毒的消長關係。一般認為,機體免疫反應正常者,感染HBV後,功能健全的Tc細胞攻擊受染的肝細胞,特異性抗體清除從溶解肝細胞釋放出的HBV,病毒清除,感染終止,臨床表現為急性肝炎;免疫亢進者,由於抗HBs產生過早、過多,迅速破壞大量肝細胞,形成抗體過剩的免疫複合物,導致局部過敏壞死反應,而引起急性或亞急性肝炎;免疫力低下時,由於抗HBs產生不足,不能有效清除體內HBV,使得HBV繼續侵犯新的肝細胞,形成慢型肝炎或慢性HBV攜帶狀態。小兒多由於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往往成為慢性乙肝和慢性HBV攜帶者。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癥狀

大多數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生兒發生慢性亞臨床型肝炎,表現為持續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症和不同程度的轉氨酶升高。組織學上與成人慢性肝炎相似。許多患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母親所生的新生兒為低出生體重兒,不管他們是否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儘管在生後早期成為乙肝表面抗原的攜帶者,以後患肝臟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細胞癌)的危險性明顯增加,但長期預後尚不清楚。偶爾感染的新生兒有發生急性乙型肝炎,通常是輕微的和自限性的,伴黃疸,嗜睡,體重不增,腹脹和陶土色大便。發生肝腫大,腹水和高膽紅素血症(主要是結合膽紅素)等嚴重病變者少見,暴髮型肝炎和危及生命者罕見。與患急性肝炎母親的新生兒相比,暴髮型肝炎更多見於慢性帶病毒母親的新生兒。

—旦受染可有數周到6個月的潛伏期,大多數受染的嬰兒表現為亞臨床過程。

起病較緩。常在生後數天至數周內出現黃疸,持續時間較長,可伴有食慾下降、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體重不增等癥狀。大便顏色變淺,嚴重時可呈灰白色,但有時淺、時深的動態變化。尿色深黃。肝臟輕度至中度腫大,質稍硬。少數脾臟亦大。中毒性肝炎常有感染病灶和全身中毒癥狀。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引起的肝炎,常伴有先天畸形或宮內生長障礙。

起病緩慢,新生兒出生時多無癥狀.常在1~6個月間有慢性抗原血症及轉氨酶的持續性、輕度增高。有時僅在6~l2個月時檢出HBsAg的抗體。新生兒乙型肝炎主要表現為黃疸;可表現為生後黃疸消退延遲,或退而復現,或逐漸加深。部分病例出現臨床癥狀,如黃疸(早期呈阻塞性黃疸的表現)、發熱、肝大、食慾欠佳,而後恢復或呈慢性肝炎的經過。也有表現為持續性阻塞性黃疸,鞏膜與皮膚黃染,尿色加深如茶色,大便顏色減退或呈陶土色,肝、脾腫大,以肝臟腫大為主,體重不增,尿色較深。多數病人在出生時可完全沒有其他臨床癥狀,一般不影響胎兒發育,亦不致畸,甚至沒有肝功能及血清學的改變。

少數呈暴髮型經過,黃疸出現後迅速加重,短期內發展到肝性腦病、出血等肝功能衰竭癥狀,死亡快、預後極差。如能存活還可望肝組織恢復正常。

重要的是可無臨床癥狀而僅HBsAg陽性者,也能發生嚴重的慢性肝臟疾病。

1.病史及臨床表現 在乙肝的高發地區、孕母為HBsAg和(或)HBeAg陽性者的嬰兒和(或)出生後有食慾欠佳、發熱、黃疸、肝大等表現時應考慮到此症。

2.實驗室檢查和輔助診斷 是最重要的依據。除血清酶及膽紅素增高外,應進行抗原及抗體的測定。目前以放射免疫法及酶聯免疫法最為敏感,其次為反向被動血凝及免疫黏附血凝法。免疫擴散與對流電泳雖不甚敏感、但仍為我國廣泛採用,3種抗原、抗體系統中,以檢測HBsAg最為有用。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診斷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檢查化驗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血清轉氨酶增高,膽紅素增高,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絮狀濁度試驗早期變化不明顯。甲胎蛋白陽性。尿膽元陽性,尿膽紅素根據膽管阻塞程度可呈陽性或陰性反應。采血檢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收集嬰兒尿液或母宮頸刮片找巨細胞包涵體等可作病因診斷。

1.肝功能檢查 新生兒肝炎時肝功能可能表現正常或僅有輕度異常。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即GPT)於黃疸前期早期開始升高,高峰在血清膽紅素高峰之前,一直持續至黃疸消退後數周,血清膽紅素在黃疸前期末開始升高,凡登白試驗多為雙相陽性。黃疸前期末尿膽原及尿膽紅素開始呈現陽性反應,是早期診斷的重要依據。

2.乙肝血清標記物檢測 HBsAg可為陽性。

其它輔助檢查:

B超檢查有肝脾腫大,以肝大為主,多為中等度大。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鑒別診斷

1.膽道閉鎖 主要是出現黃疸時與新生兒期病理性黃疸的疾病相鑒別。乙肝是肝性黃疸,血清膽紅素呈雙相反應,但在新生兒早期由於肝細胞排泄功能先受阻,出現的是阻塞性黃疸,故最重要的是與膽道閉鎖相鑒別。因後者須爭取在出生後3個月內診斷明確後手術。兩者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鑒別:

(1)病史:乙肝者早期一般情況及胃納差,黃疸程度有可能波動,白陶土色糞便也有波動,肝脾腫大程度不顯著、早期轉氨酶高。

(2)血清胎甲球蛋白:乙肝者顯著增高,常可大於1600ng/ml。

(3)碘玫瑰紅排泄試驗:乙肝者服苯巴比妥或考來烯胺後,131I玫瑰紅排泄增加而膽道閉鎖者無變化。

(4)維生素E吸收試驗:乙肝者口服維生素E後可減輕對過氧化氫的溶血作用,而膽道閉鎖者不能改善。

(5)脂蛋白X測定:乙肝者脂蛋白X陰性,膽道閉鎖者陽性。

(6)其他:如99mTc-IDA顯像檢查、 B型超聲檢查、經皮肝活檢、十二指腸液膽色素檢查對膽道閉鎖的診斷更有意義。

2.代謝缺陷病 如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本病母親患乙型肝炎,由母親直接傳播給胎兒,新生兒發病率高。實驗室檢查有助於鑒別診斷。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併發症

常並發維生素A、D缺乏症。少數病人有向慢性肝炎、肝硬化發展的趨向,或並發肝性腦病、肝功能衰竭等,故應及早診斷、治療。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預防:阻斷母嬰傳播是減少及最終消滅HBsAg慢性攜帶的關鍵措施,包括主動和被動免疫

1.被動免疫乙肝疫苗於出生時、1個月末6個月末各接種1次,劑量根據不同產品而定。所產生的抗HBs可持續3年以上以後每5年加強1次。

孕母在乙肝急性期或恢復期(不論e抗原陽性或陰性)所生的小兒,不論是否測得HBsAg都應用特異性高效價免疫球蛋白(乙肝人類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可使嬰兒乙肝病毒攜帶率大幅度下降。其方法為:於出生24h內3個月、6個月各注1次~1ml/kg(內含抗HBs100U/ml以上)。當此被動免疫抗體很快消失後又成為易感者。但攜帶率卻顯著減少中國1983年報道,由長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對阻斷母嬰傳播的新生兒保護率為61.2%。關於HBsAg陽性攜帶者不宜授乳,且應將新生兒隔離觀察。應先採用被動免疫方法。

2.主動免疫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屬於被動免疫保護作用迅速,HBeAg或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不遲於24h)肌注HBIG1ml,於1、2、3個月各接種乙肝疫苗1次。

乙肝疫苗的應用。已有從人血製備的血源性及基因重組的(量減半)乙肝疫苗。HBsAg陽性合并HBeAg陽性或HBV-DNA陽性的母親所生的新生兒如不採取特殊預防措施,80%~96%的小兒在出生後3~6個月可成為HBsAg陽性。單純HBsAg陽性尤其HBsAg滴度較低或乙肝e抗體陽性時其傳染性很低甚至不傳染。目前,中國部分地區已開展乙肝疫苗預防注射,採用的方法是對HBsAg陽性和(或)HBeAg陽性的產母所生的小兒於生後24h內(或7天內)、1個月6個月各接種1次疫苗,每次~30μg。國外有作者報道每次用5μg或2μg疫苗注射,得到同樣免疫反應。注射局部有一過性觸痛外無其他副作用,偶有過敏反應者。

如僅用疫苗注射其保護率約70%左右,尤其HBeAg陽性母親的嬰兒至少30%會成為HBsAg帶菌者由HBIG干擾疫苗的自動免疫反應不明顯。目前趨向用乙肝疫苗與HBIG聯合注射的方法,如HBeAg陽性母親的嬰兒採取上述聯合注射,可使95%嬰兒得到保護,北京多種方案的比較,以3次乙肝疫苗和3次HBIG聯合注射的效果最佳,但亦有報道認為,被動-主動或主動疫苗注射效果相似,故尚需更多的觀察和總結。

目前推薦使用的方法如:

(1)HBIG0.5ml生後24h內肌注。

(2)乙肝疫苗0.5ml(10μg)與HBIG同時或生後7天內,在另側肌注,此後1和6個月時再各注射1次。這種方法可使85%~93%嬰兒得到保護,在1~2歲內乙肝表面抗原抗體滴度仍高。抗HBs能持續3~5年故3~5年進行一劑10μg加強接種對防止兒童HBV水平傳播是有意義的。免疫後6個月HBsAg陽性示免疫失敗,如15個月仍陽性示嬰兒為慢性攜菌者,如15個月HBsAg陰性抗HBe陽性示嬰兒得到保護。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以保肝治療為主,供給充分的熱量及維生素。禁用對肝臟有毒性的藥物。黃疸嚴重者可試用強的松(2mg/kg/日)抗炎,以減輕膽管梗阻,通常用藥4~8周,需注意預防其他感染。一般病例可用中藥清熱、利濕、退黃,如茵陳蒿湯等。病因明確者,針對病因治療。

肝炎患兒用藥宜簡不宜繁,避免藥物對肝臟的損害。

1.退黃治療 退黃主要用茵梔黃。

2.免疫調節藥物

(1)胸腺素:通過影響cAMP而增強T細胞活化。國內廣泛用於治療慢性HBV感染。

(2)白細胞介素:系活化Th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能與免疫效應細胞表面IL-2受體特異結合,刺激這些細胞增殖及誘生IFN-γ增強免疫反應。有報道部分患者HBeAg轉陰。

3.抗病毒藥物

(1)高價免疫球蛋白:注射從人血清中提取的高價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清除乙肝病毒保護暴露人群。

(2)干擾素(IFN):目前多採用IFN-α100萬U皮下注射,連用1周後改為隔天1次,療程3~6個月,抑制HBV的複製較肯定。HBeAg及HBV DNA轉陰率可達30%~60%。干擾素(IFN-β)和IFN-γ抗HBV療效不如干擾素α(IFN-α)。干擾素(IFN)治療過程中可能產生IFN抗體,此抗體出現率因IFN品種而異,天然IFN-α少於基因重組干擾素α。 (3)拉米夫定(賀普汀):作為新一代的核苷類抗病毒藥,它主要能抑制HBV反轉錄酶的活性並與脫氧胞嘧啶核苷競爭結合於延伸中的DNA鏈,造成病毒DNA鏈的複製終止;臨床資料顯示它對乙肝病毒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但不能清除肝細胞內病毒的超螺旋型DNA,短期服用停葯後易造成反跳。

目前多主張二聯或三聯用藥,如選用干擾素、胸腺素、乙肝疫苗三聯用藥。

重型肝炎是肝細胞發生大量壞死而陷入肝衰竭的過程,肝衰竭能否逆轉取決於肝細胞存活的數量。治療酌情每天或2~3天輸注新鮮血漿、全血或人血白蛋白加強支持治療。

(二)預後

多數預後好,少數呈暴髮型經過,黃疸出現後迅速加重,短期內發展到肝性腦病、出血等肝功能衰竭癥狀,死亡快、預後極差。如能存活還可望肝組織恢復正常,一般不會發展為肝硬化。

新生兒乙型肝炎的護理

暫無相關內容。

參看

  • 兒科疾病

炎症分類常見炎症消炎抗生素對症用藥 新生兒乙型肝炎14104


<<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 新生兒心肌炎 >>

新生兒乙型肝炎相關圖片

新生兒乙型肝炎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新生兒乙型肝炎
小兒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腎炎
乙型肝炎抗原血症
新生兒尿布皮炎
乙型肝炎病毒性關節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
新生兒肝脾腫大
新生兒Rh血型不合溶血病
新生兒心肌炎
新生兒淚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