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傳染的疾病。HBV導致的腎小球腎炎,稱為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腎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nephritis),簡稱HBV相關性腎炎,它是HBV感染後的一種主要的肝外臟器病變。
(一)發病原因
1、HBV直接感染腎臟或感染導致自身免疫致病可能為乙肝患者或HBV攜帶者並發腎臟損害的原因;
2、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與抗體可形成免疫複合物,抗原抗體複合物均可致病。
3、乙肝病毒(HBV)直接或間接誘發腎小球腎炎。
(二)發病機制
乙肝患者或HBV攜帶者並發腎臟損害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有以下幾種解釋:
1、HBV抗原與抗體複合物致病 HBV相關腎炎的腎損害與沉積於腎小球的HBV免疫複合物造成的免疫損傷有關。有人在腎小球腎炎病人的腎小球內證實存在HBsAg,同時在血液中也測到高濃度的HBsAg,說明這種腎小球腎炎具有特異性免疫發病機制。
HBsAg參與MN發病的途徑,推測有以下兩種可能:
(1)HBsAg的沉積來源於血循環,沉積於腎組織內的HBsAg不是完整的病毒外殼,而是HBsAg的片斷。
(2)HBsAg來源於腎組織內病毒蛋白的局部表達,與來源於血循環中的相應抗體結合,形成原位免疫複合物。
2、HBV感染導致自身免疫致病 HBV在肝細胞內繁殖,可能改變自身抗原成分,並隨肝細胞破壞而釋放入血;HBV可直接侵犯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從而引起免疫功能紊亂。HBV感染耙細胞後引起細胞毒性T細胞對耙細胞免疫殺傷,改變耙細胞膜的抗原決定簇,引起自身免疫反應。自身免疫損傷的發生可能與免疫調節功能缺陷密切相關。
3、 HBV直接感染腎組織而致病 無論動物實驗還是人體嚴重,均在腎組織中找到了HBVDNA,提示HBV有直接感染腎臟的作用。HBVAg除沉積於腎小球外,腎小管常有陽性表達,尤其是HBcAg。並發現HBcAg陽性組的腎炎病變明顯重於陰性組,認為HBVAg的存在可能導致T細胞的攻擊造成組織損傷。
(三)HBV病理結構
1、HBV結構:HBV是直徑為42~45nm的球形顆粒(dane顆粒),為DNA病毒,由雙層外殼及內核組成,內含雙股DNA及DNA多聚酶,其中一條負鏈為長鏈,約3.2kb,另一條正鏈是短鏈,約2.8kb,長鏈DNA上有4個閱讀框架,分別編碼HBsAg、HBcAg、HBeAg、DNA多聚酶和X蛋白。
2、病理: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中,沉積於腎小球毛細血管壁的主要是HBsAg和HbeAg。免疫電鏡顯示上述HBV抗原與免疫球蛋白是沉積在腎小球同一位點上的,這些結果均支持HBV-GN是由HBV抗原成分引起的一種免疫複合物性腎炎。
(一)臨床特徵:
1、該病起病年齡多為兒童及青少年,男性居多,臨床表現多樣。可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單純性蛋白尿、血尿及蛋白尿等。小兒以腎病綜合征為多見,重症者還可出現急性腎炎綜合征或腎功能衰竭。
2、腎臟癥狀:所有病人均出現鏡下血尿或蛋白尿、起病隱匿,多在查尿時發現。臨床上腎損害常繼發於幾個月或幾年的肝病發作,部分病人可以腎炎綜合征或腎病綜合征起病,表現為腎病綜合征者,伴有不同程度水腫、可有大量腹水。大多數腎損害可發展到腎病綜合征,低蛋白血症可有體液瀦留及其他腎病綜合征表現。
3、肝臟癥狀:大多數無肝炎病史和肝炎的臨床表現,部分病人可有肝臟增大或肝功能異常。在肝炎發作時可以出現無癥狀蛋白尿和鏡下血尿以及血清病樣綜合征,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波動性較大,時輕時重,這種無癥狀性蛋白尿和血尿。
4、尿沉渣檢查表現異常,但腎功能一般正常,特別是年齡小於12歲者;血清檢查轉氨酶活性中度升高,波動在100~200U/L,血清鹼性磷酸酶的活性也可升高;肝活檢標本多為良性慢活肝的特點,偶爾肝活檢基本正常或有肝硬化表現。
5、血尿常持續存在,往往蛋白尿陰轉後鏡下血尿仍可持續一段時間。部分病人在此基礎上出現發作性肉眼血尿。水腫多不明顯,且無明顯尿少,但也有少數患兒呈明顯凹陷性水腫,並伴有腹水。高血壓多不明顯,主要見於病變為膜增生性腎炎者。
6、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腎炎患者可表現為非黃疸性急性肝炎發作,或者是臨床表現不明顯的肝病發作,多數患者肝臟病變呈慢性良性病變。本病隨著時間推移常無明顯加重傾向,特別是兒童患者,甚至沒有癥狀,肝功能檢測只有輕微異常。在臨床上一般肝臟病變輕微,反覆出現的肝腎綜合征在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腎炎極少見。
(二)癥狀診斷:
1.血清HBV 抗原陽性。
2.患腎小球腎炎並可排除狼瘡性腎炎等繼發性腎小球疾病。
3.腎組織檢出HBV 抗原。
4.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腎炎的診斷,除符合乙型肝炎的診斷外,在臨床上確診應具備以下四條:
(1)有蛋白尿或血尿,肯定有免疫複合物腎炎存在。
(2)乙肝病毒抗原(HBAg)血症,如血清HBsAg陽性。
(3)在腎組織中證實乙肝病毒或其抗原的沉積(如能發現HBV-DNA或HBeAg提示乙肝病毒在腎組織中複製)。
(4)腎活檢證實為腎小球腎炎,並可除外狼瘡腎炎等繼發性腎小球疾病。
5. 本病診斷也可參考1989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乙型肝炎(簡稱乙肝)病毒相關腎炎專題座談會意見的診斷條件:
① 血清乙肝病毒標誌物陽性。
② 患腎小球腎炎併除外狼瘡性腎炎等繼發性腎小球疾病。
③ 腎組織切片中找到乙肝病毒(HBV)抗原或HBV-DNA。
④ 腎組織病理改變為膜性腎炎。
說明:符合第①、②、③條即可確診,不論其腎組織病理改變如何;符合診斷條件中的第①、②條且腎組織病理確診為膜性腎炎時,儘管其腎組織切片中未查到HBV抗原或HBV-DNA,可作為擬診;我國為HBV感染高發地區,如腎小球疾病患者同時有HBV抗原血症,尚不足以作為HBV-GN相關腎炎的依據,應注意鑒別診斷。
6. 鑒於我國為乙肝的高流行區,且腎小球腎炎也是我國常見病,為避免漏診,在腎小球腎炎病人中,應常規做HBV抗原檢查;我國HBV攜帶者發生率高,血清HBsAg陽性的腎小球腎炎病人不一定就是HBV相關腎炎,很可能血清HBV抗原陽性者發生了其他病因所致的腎小球腎炎或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應注意識別;由於我國小兒原發性膜性腎病很少,故小兒血清HBV標記物陽性,腎活檢為膜性腎病即可診斷為HBV-GN;由於我國為HBV的高感染地區,腎活檢常規檢測HBV標誌物,對乙型肝炎相關性腎病的早期診斷及合理治療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1.尿液檢查 可出現血尿及蛋白尿、管型尿,尿蛋白主要為白蛋白。
2.血液檢查 往往有白蛋白下降,膽固醇增高,谷丙轉氨酶及穀草轉氨酶可升高或正常,血漿蛋白電泳α2及β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則往往正常。
3.乙肝血清學標記 HBV-DNA大多數病人為乙肝大三陽(HBsAg、HBeAg及HBcAb陽性),少數病人為小三陽(HBsAg、HbeAb及HBcAb陽性),單純HBsAg陽性者極少。血中HBV-DNA一般陽性。
4.免疫學檢查 可有低補體血症和冷球蛋白血症,約有50%患者血中補體含量降低,血IgG、IgA增高者。血中循環免疫複合物陽性。血中檢出HBsAg、HBcAb、HBeAg、HBeAb、DNA聚合酶(DNA-P)及HBV-DNA,其中HBeAg、DNA聚合酶(DNA-P)和HBV-DNA是目前認為診斷HBV感染最敏感的指標。然而HBsAg陽性既可支持乙型肝炎相關性腎病的診斷,也可能提示乙型肝炎與腎小球腎炎兩種獨立疾病並存。因此,對腎小球腎炎患者應常規檢查HBsAg,以免遺漏診斷和延誤治療。
5.腎活體組織檢查 是確定HBV-GN的最終手段,是診斷HBV-GN的必備條件。
(1)病理:HBV感染具有器官泛嗜性,除了主要累及肝臟外,尚可累及腎臟引起腎損害。HBV相關腎炎的腎臟病理類型呈多樣化表現,最常見的是膜性腎小球腎炎,其次為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局灶節段性系膜增生或局灶節段硬化性腎小球腎炎及IgA腎病等。病理組織學上,各病理類型的HBV相關腎炎與相應類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表現也相似。
(2)腎組織活檢:診斷是否HBV相關性腎炎必須做腎組織活檢。若腎炎患者在腎組織切片中檢測到HBV抗原陽性,在排除狼瘡性腎炎、特發性膜性腎病等腎病後,即可做出HBV相關性腎炎的診斷。免疫熒光檢查發現在腎小球毛細血管襻及系膜區,可見HBsAg、IgM、IgG、C3的沉積。電鏡檢查HBV相關腎炎有時可發現病毒樣顆粒,並可見管狀網狀包涵物,提示本病與病毒感染有關。
6. 腎小球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染色 各種病理類型的乙型肝炎相關腎炎腎活檢標本中全部為 HBsAg染色陽性。
7.其他 B超、心電圖等檢查。
乙肝相關腎炎需與其他病因所致腎炎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炎、特發性膜性腎病、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等相鑒別。
1.狼瘡性腎炎 診斷HBV相關性腎炎首先必須排除狼瘡性腎炎。較多的狼瘡性腎炎患者腎組織活檢中可見有HBsAg沉積物,與HBV相關性腎炎的病理相似,但狼瘡性腎炎等無乙型肝炎的臨床依據。狼瘡性腎炎的臨床與病理表現複雜,常表現為多系統的廣泛損害,可綜合其臨床表現,以及檢測狼瘡細胞、抗核抗體、Smith抗體和腎組織活檢加以鑒別。
2.特發性膜性腎病 特發性膜性腎病多發生於兒童、與兒童HBV相關性腎炎相似,但除臨床表現外,在腎臟病理表現方面二者並不完全一致。特發性膜性腎病其膜性病變極少伴有系膜區沉積物,亦未發現內皮下有沉積物;而HBV-MN其膜性病變多樣伴有系膜區免疫複合物沉積,部分伴有內皮下沉積,且其系膜細胞有結節性增殖,電鏡下可見內皮下有無免疫複合物沉積,可作為二者的鑒別方法。
3. 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 本病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型可為亞臨床型,臨床癥狀不明顯,重者可為急性腎衰竭,嚴重程度差別很大。臨床上表現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和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為特點的腎小球疾病。本症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腎臟病。年齡以3~8歲見,2歲以下罕見。男女比例約為2∶1。
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併發症有腎功能不全、高血壓、慢性肝炎等,個別更可發生肝功能衰竭。
1、 腎功能不全: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嚴重破壞,使身體在排泄代謝廢物和調節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等方面出現紊亂的臨床綜合症後群。分為急性腎功能不全和慢性腎功能不全。預後嚴重,是威脅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腎功能不全可分為腎功能儲備代償期、腎功能不全期、腎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四期。
2、高血壓: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以器官重塑為特徵的全身性疾病。臨床上很多高血壓病人特別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較多的伴有高血壓,因此將兩者稱之同源性疾病。
3、慢性肝炎: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病程超過半年,而轉為慢性的肝炎。常見癥狀有納呆、疲倦、腹脹、腹痛、脅痛等。
4、肝功能衰竭:肝細胞受到廣泛、嚴重損害,機體代謝功能發生嚴重紊亂而出現的臨床綜合征,簡稱肝衰竭。肝衰竭發生於許多嚴重的肝臟疾病過程中,癥候險惡,預後多不良。患者通常有黃疸、肝性腦病、出血、腦水腫、肺水肺、腹水等癥狀。
預防:
1、 關鍵在於積極防治乙型肝炎,特別是母嬰垂直感染。
2、 注射乙肝疫苗,為乙肝防治創造良了好條件。
(一)治療
目前對HBV相關腎炎無特殊有效療法。治療原則與一般腎炎相同,合理的生活制度,恰當的營養,定期的醫療隨診很重要。
1、表現為腎病綜合征者,可用優質蛋白,低鹽飲食,予以利尿劑或靜脈補充白蛋白等非特異治療,另可試用短程糖皮質激素治療,可減輕或消除蛋白尿,但不宜單獨使用。
嚴重水腫時可靜脈應用呋塞米1~2mg/(kg.次);有高血壓時應予硝苯地平0.25~0.5mg/(kg.次),3~4次/d次,或ACEI類藥物口服治療,如卡托普利1~2mag/(kg.d),2~3次/d。
2、抗病毒治療
(1) 干擾素α:劑量為20萬U/(kg.次),隔天肌注或皮下注射1次,療程不少於半年,幾乎均能收到較好療效。往往在用藥4月左右能促使HBeAg陰轉,少數患兒在治療10個月左右還能使HBsAg陰轉,蛋白尿均能明顯陰轉或明顯減輕。該葯注射初期可出現發熱、流感樣癥狀等副作用,一般幾天後即消失。
(2)阿糖胞苷(Ara-A):劑量為15mg/(kg.d),緩慢靜脈滴注,2周為一療程,聯合應用α-IFN可取得較好效果。阿糖胞苷(Ara-A)不良反應大,療效不及干擾素α,因此現已被干擾素α(α-INF)取代。
(3) 胸腺肽α具有免疫調節作用,與α-IFN合用時HBV轉陰率較單用α-IFN明顯提高。
(4)拉米呋定(lamivudine):年長兒童100mg/d口服,療程半年以上,對乙肝療效與干擾素α(α-INF)接近,用於治療HBV-GN較少,療效有待更多資料確定。
3、肝炎的治療 選用保肝降酶藥物,如水飛薊賓(益肝靈,利肝素)、奧拉米特(阿卡明)、門冬氨酸鉀鎂、能量合劑和多種維生素等。
4、腎炎的治療
(1)對輕~中度蛋白尿的患者應盡量避免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以免加重病毒複製。
(2)如無明顯禁忌而腎病綜合征較重時,可在密切監測下給予皮質激素治療,如肝功能正常可同時給予細胞毒藥物。出現進行性腎衰,部分患者需要血透或腎移植。
5、抗血小板聚集葯 雙嘧達莫(潘生丁)5~8mg/(kg.d),分3次口服。
6、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可選用卡托普利0.5~1mg/(kg.次),2~3次/d;依那普利2.5~5mg/次,2~3次/d;西拉普利5~10mg/d,1次/d;福辛普利5~10mg/d,1次/d;貝那普利5mg/d,1次/d等。對降低蛋白尿、保護腎臟有一定效果。
7、中醫中藥 中藥在護肝治療及抑制HBV增殖上有一定效果。用三普乙肝健,A、B片各2~3片/次,3次/d,治療3~6月,收效尚滿意。
(二)預後
新生兒及兒童腎損預後較好,僅10%有進行性氮質血症和腎衰。兒童患者腎損可自發消退,伴隨著肝病活動終止及腎損消退,蛋白尿消失,患者無乙型肝炎活動標誌物,血HBsAg陰性,血清HBsAb可檢測到。這種情況在成人罕見。
乙型肝炎患者,腎損害可伴隨乙型肝炎病毒血症持續數年。部分患者腎損可在數月或數年內加重,最終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需要血液透析、腎移植治療。部分患者可有持續性蛋白尿而無進行性腎損害,蛋白尿嚴重時可致腎病綜合征。腸道感染乙型肝炎者,1/3以上患者有進行性氮質血症,最終導致腎衰,需要透析維持。
近年對乙型肝炎疫苗研究取得較大進展,注射乙肝疫苗已被列為計劃免疫程序丙廣泛應用。
為防止母嬰垂直感染,對乙肝疫苗接種者進行長期隨訪觀察,53例中47例(89%)5歲以後HBs抗體陽性,未發現HBs抗原陽性者,收到較好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乙型肝炎的控制,本病發病率必將下降。
<< 乙型肝炎病毒性關節炎 乙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