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靜脈內血栓形成或脾靜脈受外源性壓迫而致管腔的部分或完全阻塞。脾靜脈栓塞與慢性胰腺炎的關係密切,約有45%~65%的胰腺炎可引起發病。約21%~35%則常見於腫瘤的壓迫。非肝硬化性門靜脈高壓是本病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變。非肝硬化性門脈高壓的3大特徵是:好的肝臟、壞的脾靜脈和破裂的胃底曲張靜脈。本病好發於中年人(尤其45~50歲)、男性居多。

脾栓塞的原因

栓塞顆粒隨機漂入脾動脈分支,可由一個或多個顆粒栓塞同一個小動脈,脾栓塞不均勻可致脾功能亢進複發。脾功能亢進是一種或多種病因導致的脾功能過度增強而不適當地隔離和破壞血液成分所引起的一組癥狀。

脾栓塞的診斷

1.脾臟腫大:可為輕度、中度及重度腫大。血細胞減少與脾臟腫大不成比例。

2.外周血細胞減少:常為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發生全血細胞減少時,各系細胞減少的程度也並不一致。紅細胞減少時,可表現為臉色蒼白、頭昏、心悸。粒細胞減少時,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發熱。血小板減少時則有出血傾向。

3.若患者脾功能亢進明顯,可行脾切除術,脾切除後,大部分病人的白細胞、血小板能恢復正常。

脾栓塞的鑒別診斷

脾栓塞的鑒別診斷:

1、原發性脾亢:有原發性脾增生、非熱帶性特發性脾腫大、原發性脾性粒細胞減少、原發性脾性全血細胞減少、脾性貧血或脾性血小板減少症。由於病因不明,很難確定該組疾病系同一病因引起的不同後果,或系相互無關的獨立疾病。

2、繼發性脾亢

繼發性脾亢發生在下列各種病因較明確者:

①急性感染伴脾腫大,如病毒性肝炎或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②慢性感染,如結核、布氏桿菌病、瘧疾等;

ADVERTISEMENT

③充血性脾腫大即門脈高壓,有肝內阻塞性(如門脈性肝硬化、壞死後肝硬化、膽汁性肝硬化、含鐵血黃素沉著症、結節病等)及肝外阻塞性(有門靜脈或脾靜脈外來壓迫或血栓形成)等;④炎症性肉芽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Felty綜合征及結節病等;

⑤惡性腫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及癌腫轉移等;

⑥慢性溶血性疾病如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及海洋性貧血等;

⑦類脂質沉積症如戈謝病及尼曼-匹克病;

⑧骨髓增生症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骨髓纖維化;

⑨其他尚有脾動脈瘤及海綿狀血管瘤等。隱匿性脾亢無論原發性或繼發性脾亢,因骨髓代償性增生良好,所以周圍血象未顯示血細胞減少。但一旦有感染或藥物等因素抑製造血功能,即可導致單一或全血細胞減少症。

1.脾臟腫大:可為輕度、中度及重度腫大。血細胞減少與脾臟腫大不成比例。

2.外周血細胞減少:常為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發生全血細胞減少時,各系細胞減少的程度也並不一致。紅細胞減少時,可表現為臉色蒼白、頭昏、心悸。粒細胞減少時,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發熱。血小板減少時則有出血傾向。

3.若患者脾功能亢進明顯,可行脾切除術,脾切除後,大部分病人的白細胞、血小板能恢復正常。

脾栓塞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首先要治療原發病,用藥若不能收效而原發病許可,可考慮切脾。

2、脾臟切除指征: (1)脾臟腫大顯著,造成明顯壓迫癥狀。 (2)貧血嚴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貧血時。 (3)有相當程度的血小板減少及出血癥狀。 (4)粒細胞極度減少並有反覆感染史。

參看

  • 脾囊腫
  • 小兒慢性充血性脾腫大
  • 小兒脾大
  • 充血性脾腫大
  • 脾-肝綜合征
  • 脾功能亢進
  • 腰部癥狀

脾栓塞6025


<< 脾萎縮 脾濕 >>

脾栓塞相關圖片

脾栓塞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脾栓塞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
動脈栓塞
耵聹栓塞
肺栓塞
肺栓塞和肺梗死
冠狀動脈栓塞
靜脈栓塞
頸動脈創傷性栓塞
急性動脈栓塞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
空氣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