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壁內憩室(esophageal intramural diverticulum)系少見良性病變。臨床以食管壁多發的呈彌散性分布的、1~3mm的外突性小囊為特徵。首次於1960年由Mendel描述,之後文獻續有報道,多見於50~60的男性,亦可累及兒童及青年。

食管壁內憩室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假性食管憩室很少見,病因尚不明確。可能是食管炎症後,黏膜腺體被破

壞膨脹形成。

(二)發病機制

假性憩室可累及食管全長,但更常見於食管上段,與食管黏膜下腺體分布情況一致。病理改變是食管黏膜下腺體囊狀擴張,周圍有慢性炎症,並可有小膿腫形成。病變局限於黏膜下層並不累及食管肌層。腺體管的炎性改變及鱗狀上皮化生可以使管腔狹窄或完全阻塞,導致近端擴張形成假性憩室。

食管壁內憩室病人的食管內常有亞臨床的念珠菌感染,可能是繼發的,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病人。

食管壁內憩室的癥狀

食管假性憩室多見於老年,男性多於女性。常有程度不一的吞咽困難,

癥狀呈間歇性發作或緩慢進展。偶有噁心、嘔吐和疼痛。常合并食管痙攣和輕度狹窄。憩室可發生於狹窄的上方、下方或中間。

食管壁內憩室的診斷

食管壁內憩室的檢查化驗

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表層組織僅見輕度炎症改變。

1.X線檢查:有時不能發現假性憩室,服鋇造影可發現食管腔內有多發的長頸燒瓶狀或小紐扣狀小囊袋,1~5mm大小不等,呈散在性或局限性分布,食管明顯狹窄處,假性憩室亦較多。

ADVERTISEMENT

2.內鏡檢查:食管呈慢性炎症改變,極少數患者中見到假性憩室的開口。(圖1,2)

3.CT掃描:難以顯示,結合X線檢查見局部食管壁增厚,內腔凹凸不平,食管腔可狹窄。

食管壁內憩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

目的是減輕癥狀及處理伴發病損。多數憩室一般不需手術,有的自行消失。

有的癥狀輕,長期存在,無需處理。明顯食管狹窄或痙攣者可以行食管擴張。抗酸治療可以減輕食管炎癥狀。

(二)預後

擴張治療,效果良好,但X線檢查原部位的憩室大都無改變,亦有縮小或消失者。

參看

  • 腸胃外科疾病

食管壁內憩室7934


<< 食管穿孔 食管痹 >>

食管壁內憩室相關圖片

食管壁內憩室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瀰漫性食管壁內憩室
食管壁內憩室
食管中段憩室
食管壁纖維化
膈下食管憩室
膈上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
先天性食管憩室
咽食管憩室
食管左壁形成壓足跡
食管內異物
咽後壁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