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蛔蟲病(biliary tract ascariasis,biliary ascariasis)蛔蟲鑽入膽道引起的疾病。蛔蟲進入膽總管、肝內膽管和膽囊引起急腹症統稱為膽道蛔蟲病,祖國醫學稱之為「厥」或「蛔厥」,國外於1765年已屍解發現。其癥狀劇烈但體征輕微,「症征不符」為本病特點,若不及時妥善處理,可引起嚴重併發症。 本病發病率與衛生條件有關,我國農村發病率較高,約佔膽道疾病8%-12%,少數地區占膽道疾病的首位,多發於青少年。解放後,由於多年來管水、管糞等衛生、防治工作的結果,發病率明顯下降,在大城市醫院已成為少見病。多數膽道蛔蟲病,可通過中西醫結合,以解痙、止痛、消炎利膽、排蛔,並驅除腸道蛔蟲等手段可治癒。出現嚴重併發症者考慮手術治療。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臨床表現

1.兒童、青少年多見,常有驅蛔蟲史。

2.突然陣發性上腹鑽頂樣痛,間歇期宛如常人。

3.絞痛時伴噁心、嘔吐,可吐蛔蟲。

4.後期有膽管炎及各種併發症表現。

5.腹肌軟,僅有劍突下或右上腹深壓病。

6.間歇期無體征。

7.癥狀劇烈,但體征輕微,「症征不符」為本病特點。

該病以兒童和青年人多見。主要癥狀是腹痛,可以突然發生劇烈的上腹部疼痛,呈陣發性,持續一定時間後可自行緩解,間隙期可以完全不痛。常可伴噁心、嘔吐,常見有吐出蛔蟲者。靜脈膽道造影、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或經 T型管膽管造影、 B型超聲等檢查,對本病的診斷有一定幫助。  

診斷依據

1.根據病史,癥狀及體征。

ADVERTISEMENT

2.白細胞計數多正常或輕度升高,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多有增加。

3.大便中查到蛔蟲卵。

4.B超示膽管內有蛔蟲聲象圖。  

膽道蛔蟲病診斷要點

1.突然發作上腹部劇烈絞痛,持續數分鐘至十幾分鐘,痛時翻滾哭叫,坐立不安,冷汗淋漓。可伴發熱,噁心嘔吐或吐蟲,黃疸。

2.疼痛時常取曲屈位,雙手按腹。劍突下或右側有壓痛,但無肌緊張和反跳痛。

3.B 超可顯示膽道內蛔蟲影像。  

治療原則

1.非手術療法:中西醫結合,解痙止痛,消炎利膽,排蛔,並驅除腸道蛔蟲為主要目標。也可在內鏡直視下取蛔蟲。

2.手術治療:經非手術治療3-4天無效且癥狀加重,有明顯併發症,即行膽總管探查取蟲,引流膽汁。膽囊壞疽者切除膽囊,膽道出血者可行肝固有動脈結紮術。有其他併發症時做相應處理。術中、術後均須考慮驅除腸道蛔蟲,以防複發。  

用藥原則

膽道蛔蟲診斷明確,首選給予解痙止痛,用A中阿托品+哌替啶,肌注,消炎,用A中抗生素藥物,如:氨S+慶大+甲硝唑,如感染嚴重時可用B中抗生素,給予利膽,選用A或B中任何一種驅蟲葯。按以上用藥大多膽道蛔蟲可經非手術療法治癒。另外,平時有腸道蛔蟲病時,要定期選用A或B中任何一種驅蛔葯給予驅蛔治療,預防膽道蛔蟲病。  

療效評價

1.治癒:經非手術治療,癥狀體征消失,無併發症者。B超示蛔蟲已排出膽道;或出現嚴重併發症,經手術治療後,癥狀體征消失者。

2.好轉:經保守治療癥狀減輕,但B超等檢查蛔蟲未完全排出膽道者,或出現併發症經保守治療後好轉者。

3.未愈:癥狀不消失,並出現夏科氏三聯症;B超示膽道內仍有蛔蟲。  

專家提示

膽道蛔蟲病常見,尤其是農村發病率更高。預防本病必須先要預防腸道蛔蟲病。要全社會動員做好管水、管糞等衛生防治工作,積極宣傳,每個人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吃不潔之生菜果,防止病從口入。有腸道蛔蟲症時,給予定期驅蛔治療,如得了膽道蛔蟲病,應遵醫囑徹底治療,以免蟲卵、蟲體殘骸在膽道內滯瘤導致膽結石。膽道蛔蟲病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大多能治癒,如治療無效,癥狀加重,並出現併發症者,可考慮手術切開膽管取蛔蟲引流膽汁,和其他相應處理。現也有人主張採用內窺鏡直視下取蛔蟲。  

針灸治療

【概述】

膽道蛔蟲病系蛔蟲鑽入膽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病症。臨床表現為劍突下突發強烈的陣發性絞痛或鑽頂痛,可向肩胛間區或右肩放射,部份病人伴噁心嘔吐,繼發感染時有發燒、白細胞計數增高等。間歇期疼痛可消失或很輕微。

針灸治療本病的報道,始見於五十年代末。用針灸配合內服烏梅湯治療48例膽道蛔蟲病患者,結果均獲痊癒。近二十餘年來,非手術療法已逐漸成為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針灸治療無論在方法上或療效上都有較大的發展和提高。如在診斷上,發現約80%病人的膽囊穴有觸痛或可觸及硬結;取穴上,從各地經驗看以循經取穴配合局部選穴較佳;刺激法上,廣泛應用毫針、粗針、電興奮、穴位注射、電針及耳針等。綜合各方面資料,針灸治療本病的平均療效在95%左右,特別是在早期,更有肯定的效果。

針灸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作用機理,一些實驗證明,針刺有效穴位,對奧狄氏括約肌有明顯解痙作用,並能使膽總管收縮,這可能是針刺驅除膽道蛔蟲的生理基礎。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預防感染,驅除蛔蟲。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搞好飲食衛生以防止腸道蛔蟲感染是預防膽道蛔蟲病的根本措施。

【治療】

體針(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兩組。1、中脘透梁門、大橫;2、膽俞、脾俞。

配穴:迎香透四白、至陽、期門、太沖、足三里。

(二)治法

主穴每次僅取一組,如效不佳,再酌選配穴。兩組主穴可輪用,亦可單獨用。中脘透梁門,右側腹痛明顯透右梁門,左側明顯透左梁門;大橫穴可深刺至2寸左右;膽俞、脾俞,亦宜以28號針略向脊柱斜刺至有酸、麻、脹強烈得氣感。余穴均須激發明顯的針感。然後大幅度捻轉提插,施瀉法強刺激,留針30分鐘,每5分鐘運針1次。每日~2次。

(三)療效評價

共觀察825例,針刺為主結合藥物驅蟲,平均治癒率約 95%。其中520例,僅用第二組主穴,結果1~3次治癒309例(59.42%)[3~5]。

體針(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1、阿是穴2。

阿是穴1位置:位於足三里下,壓痛感最顯處。

阿是穴2位置:位於右側臀部,在骶管裂孔與大轉子高點連線以上外1/3處之敏感點。

(二)治法

任選一主穴。阿是穴1,先於該穴上反覆用力按壓,當腹部劇痛出現明顯減輕或消失傾向時,即在此點進針。得氣後,宜採用「氣至病所」手法,反覆施行,使針感向腹部方向傳導。留針時間據症情變化而定,在此期間可間斷予以運針刺激。阿是穴2,用5寸長毫針垂直剌入2~3寸,持續捻轉5分鐘,當疼痛大減後,留針20~30分鐘,中間行針2~3次,或據疼痛情況隨時施針。

針刺治療同時可服烏梅湯加味或食醋適量,每日3次;鼓勵患者進高脂肪餐。在疼痛緩解24小時後,每日服驅蛔靈3.5克,連服兩天。

(三)療效評價

以上述方法治療283例,其總有效率為96.8~100%[6,16]。

粗針

(一)取穴

主穴:主穴。

配穴:上合谷、胸椎7透胸椎9。

主穴位置:在第六胸椎棘突上緣。

上合谷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間基底部。

(二)治法

先取主穴,如不能即時止痛加取配穴。患者端坐低頭,暴露背部,選直徑1毫米粗,2寸長之特製粗針(赤醫針),與皮膚成30~40度角,對準主穴,向下斜刺至皮下,然後順脊柱平刺1~2寸,留針;上合谷以28號3寸針先直刺進針1~1.5寸,得氣後退至皮下沿第二掌骨向指掌關節透刺;另用同樣粗細和長度的毫針,從第7胸椎棘突上緣沿皮下透向第九胸椎。留針時間亦可據症情變化而定。每日1次,3次後改為隔日1次。

(三)療效評價

粗針(原名赤醫針)上法治療920例,治癒率在95%左右[7,8]。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期門、阿是穴、膽俞、鳩尾。

配穴:中脘、陽陵泉。

阿是穴位置:腹部壓痛最顯著處。

(二)治法

藥液:維生素K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當歸注射液或注射用水。

以主穴為主,療效不明顯者改取配穴。每次取1~3穴,阿是穴必取。阿是穴須用皮內注射針頭刺入,將注射用水0.3~0.4毫升注入皮內,使局部成典型橘皮樣變(不可注入皮下,以免影響效果)。余穴可注射其他三種藥物中的任一種,針入得氣後,緩緩推入。維生素C每穴0.3~0.5克,維生素K3每穴0.5毫升,當歸液每穴0.3~0.5毫升。穴位注射,每日~2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165例,膽絞痛有效率93%~100%[9~11,14]。

耳針

(一)取穴

主穴:胰膽、迷根。

配穴:肝、十二指腸、神門、交感。

(二)治法

主穴為主,酌加配穴。先針刺右側,疼痛未止再針左側。捻轉運針,刺激須強,留針30分鐘至1小時,每5~10分鐘行針1次;或以0.25%普魯卡因在上述耳穴注射,每穴0.3毫升。每日~2次。

(三)療效評價

治療106例,止痛有效率84~97%[12,13]。

指針

(一)取穴

主穴:膽俞。

(三)治法

患者取俯卧或伏案位,醫者以雙拇指按揉膽俞穴,壯實者施力重,瘦弱者可輕柔些,以酸脹為度。每次施術5~10分鐘。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20例,疼痛消失10例,顯效8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0%。  

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西醫結合治療

.解痙止痛

.驅蟲排蟲:直至糞便蟲卵轉陰

.消炎利膽:病初可暫不用抗生素如並發膽道感染則使用抗生素(頭孢黴素類氧氟沙星,甲哨唑)

.維持營養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對膽道感染者全身中毒癥狀嚴重或腹痛嘔吐頻繁或出現併發症者應予以禁食輸液給予維生素並根據血化學補充有關電解質和維持酸鹼平衡的藥物必要時給予氨基酸輸血血漿等

.經纖維指腸鏡置於圈套器將蛔蟲體套住後取出對嵌頓在指腸乳頭或鑽入膽總管內的蛔蟲均可取出

()手術治療

基本手術方式為膽總管探查取凈肝內外膽管中蛔蟲或結石引流膽管

參看

  • 《普通外科學》- 膽道蛔蟲病
膽道蛔蟲病1580


<< 膽道蛔蟲病與肝蛔蟲病 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 >>

膽道蛔蟲病相關圖片

膽道蛔蟲病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膽道蛔蟲病與肝蛔蟲病
膽道蛔蟲病
膽道蛔蟲症
小兒膽道蛔蟲症
腸道蛔蟲感染
腸道蛔蟲
肺蛔蟲病
蛔蟲病
眼弓蛔蟲病
膽道華支睾吸蟲病
血吸蟲病與肝膽疾病
陰道血吸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