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血管疾病的大多數病例中,常因靜脈曲張及其合并症尤其是潰瘍而就醫。靜脈曲張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大類。
下肢靜脈曲張屬於中醫「筋瘤」範疇。《外科正宗》記載:「筋瘤者,堅而面紫,壘壘青筋,盤曲甚者,結若蚯蚓。」下肢靜脈曲張並發潰瘍屬於「臁瘡」的範疇。《靈樞.刺節真邪篇》云:「臁瘡者,風熱濕毒相聚而成,有新舊之別,內外之殊。」《外科大成》中謂:「臁瘡,女人為裙風褲口……」《外科正宗》曰:「臁瘡者,生於兩臁,初起發腫,久而腐爛或津淫瘙癢,破而膿水淋漓……」都詳細描述了下肢靜脈曲張及其併發症的臨床表現。對後世認識本病有較深遠的指導意義。
多見於青壯年女性;好發於手指.常為雙側性,偶可累及趾、面頰及外耳。
典型的臨床表現是順序出現蒼白、青紫和潮紅,由於動脈和小動脈強烈痙攣,以致毛細血管灌注暫時停止而出現蒼白。爾後,可能因缺氧和代謝產物的積聚.使小靜脈和毛細血管擴張.小動脈痙攣略為緩解.少量血液流入毛細血管,但仍處於缺氧狀態,舊而出現青紫。潮紅則是反應性充血.即流入毛細血管的血量暫時性增多昕致。在疾病的早期,多在寒冷季節發病,一次發作的延續時間為數分鐘至幾十分鐘。隨著病情進展。
不僅發作頻繁,癥狀持續時間延長,即使在氣溫較高的季節遇冷刺激也可發病。引起雷諾綜合征癥狀發作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病變動脈壁內,存在著抗原-抗體免疫複合物,直接或通過某些化學介質.作用於交感神經肌肉終板,使血管處於慢性收縮狀態,受到寒冷刺激或情緒波動後強烈痙攣,甚至在受到冷風吹拂或用自來水洗手.就可引起典型癥狀發作。發作時,往往伴有極不舒適的麻木,但很少劇痛。指尖潰瘍很少見到。發作間歇期,除手指皮溫稍低外,無其他癥狀。橈動脈(或足背動脈)搏動正常。
傳統上將雷諾癥狀分為雷諾病和雷諾現象兩類。單純由血管痙攣引起,無潛在疾病的稱為雷諾病,病程往往穩定;血管痙攣伴隨其他系統疾病的稱為雷諾現象,病程較為嚴重,可以發生手指壞疽。近年來的臨床觀察和研究結果證實:大多數病人都伴有其他系統性疾病,因而目前多已趨向於統稱為雷諾綜合征。發病的確切原因雖未完全明確,但與下列因素有關:寒冷刺激、情緒波動、精神緊張是主要誘發因素,其他誘發因家為感染、疲勞等。由於多見於女性.而且病情常在月經期加重,因此可能與性腺功能有關。
病人常呈交感神經功能亢奮狀態.應用交感神經阻滯劑可以緩解癥狀,因此本徵與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有關。病人家族中可有類似發病,提示與遺傳因素相關。血清免疫檢測多有陽性發現,提示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病理改變與病期有關:早期因動脈痙攣造成遠端組織暫時性缺血;後期出現動脈內膜增厚,彈性纖維斷裂以及管腔狹窄和血流量減少。如有繼發血栓形成致管腔閉塞時,出現營養障礙性改變,指(趾)端潰瘍甚至壞死。
根據發作時的典型癥狀即可作出診斷。手浸泡於冰水20秒後測定手指皮溫,顯示復溫時間延長(正常約15分鐘左右)。此外,尚應根據病史提供的相關疾病,進行相應的臨床和實驗室檢查,以利作出病因診斷,指導臨床正確治療。
疾病初期,癥狀輕而發作不頻繁者,採用保暖措施,往往就能達到治療要求;吸煙者應戒煙。藥物治療方面,首選能夠削弱交感神經肌肉接觸傳導類藥物,如胍乙啶,可與酚苄明(氧苯苄胺)合用,也可用妥拉蘇林或利血平。利血平尚可作趾動脈直接注射(0.5mg溶於2-5m1等溶鹽水中)。尚可應用前列腺素E1(PGE1),具有擴張血管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系統性疾病,應同時進行治療。
大多數病人經藥物治療後癥狀緩解或停止發展。長期內科治療無效的病人,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區域性交感神經切除如上胸交感神經切除,由於不一定能中斷指動脈的交感神經支配,現已較少採用。交感神經末梢切除術,即將指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纖維連同外膜一併去除一小段,近期效果較好。
1、多發生於持久從事站立工作或體力勞動的人;
2、凡有單純性靜脈曲張家族史者,大都在青春期以後不久發病,因而在兒童和少年時期,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在增強全身體質的條件下,加強靜脈管壁;
3、保護淺靜脈的措施有:
1)長期從事站立工作或強體力勞動者,宜穿用彈力襪套保護,使淺靜脈能處於萎陷狀態;
2)長期從事站立工作者,應經常走動,多做踝關節的伸屈活動,以減輕淺靜脈內的壓力;
3)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
4、術後需注意:
1)勞動或活動時穿彈力襪或使用彈力繃帶包紮,防止外傷。
2)勞動或活動1小時後應將患肢抬高片刻,以促進靜脈迴流,減輕曲張靜脈內壓力,防止破裂出血。
3)術後需卧床7-10天,患肢抬高略超過心臟水平。
4)切口滲血嚴重者加蓋敷料、局部加壓包紮。
5)術後24小時制動,用彈力繃帶加壓包紮,次日逐漸放鬆,同時進行足、趾活動。
6)保持傷口敷料清潔、乾燥。
7)按醫囑使用抗生素、止血葯,並觀察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