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發作前常有閃光、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先兆,約數分鐘至1小時左右出現一側頭部一跳一跳的疼痛,並逐漸加劇,直到出現噁心、嘔吐後,感覺才會有所好轉,在安靜、黑暗環境內或睡眠後頭痛緩解。
(1)遺傳因素,由於約60%的患者可問出家族史,部分病人家庭中有癲癇病人,故專家認為該病與遺傳有關,但尚無一致的遺傳形式。
(2)內分泌因素,血管性偏頭痛多見於青春期女性,在月經期發作頻繁,妊娠時發作停止,分娩後再發,而在更年期後逐漸減輕或消失。
(3)飲食因素,經常食用乳酪、巧克力、刺激性食物或抽煙、喝酒的人均易患血管性偏頭痛。
(4)其它因素,情緒緊張、精神創傷、憂慮、焦慮、飢餓、失眠、外界環境差以及氣候變化也可誘發偏頭痛。
患者自覺癥狀即可診斷。
(一)不伴先兆的偏頭痛(普遍型偏頭痛)最為常見。發作性中度到重度搏動性頭痛,伴噁心、嘔吐或畏光。體力活動使頭痛加劇。發作開始時僅為輕到中度的鈍痛或不適感,幾分鐘到幾小時後達到嚴重的搏動性痛或跳痛。約2/3為一側性頭痛,也可為雙側頭痛,有時疼痛放射至上頸部及肩部。頭痛持續4~72小時,睡眠後常見緩解。發作間有明確的正常間隙期。若90%的發作與月經周期密切相關稱月經期偏頭痛。至少出現上述發作5次,除外顱內外各種器質性疾病後方可作出診斷。
(二)伴有先兆的偏頭痛(典型偏頭痛)可分為先兆和頭痛兩期:
1.先兆期 視覺癥狀最常見,如畏光,眼前閃光、火花,或複雜視幻覺,繼而出現視野缺損、暗點、偏盲或短暫失明。少數病人可出現偏身麻木、輕度偏癱或言語障礙。先兆大多持續5~20分鐘。
2.頭痛期 常在先兆開始消退時出現。疼痛多始於一側眶上、眶後部或額顳區,逐漸加重而擴展至半側頭部,甚至整個頭部及頸部。頭痛為搏動性,呈跳痛或鑽鑿樣,程度逐漸加重發展成持續性劇痛。常伴噁心、嘔吐、畏光、畏聲。有的病人面部潮紅,大量出汗眼結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厭食。一次發作可持續1~3日,通常睡覺後頭痛明顯緩解,但發作過後連續數日倦怠無力。發作間歇期一切正常。上述典型偏頭痛可分成幾種亞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頭痛:包括眼型偏頭痛,偏癱型偏頭痛,失語型偏頭痛等。至少出現過2次上述典型發作,排除器質性疾患後診斷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長先兆的偏頭痛(複雜型偏頭痛):癥狀同(1)。先兆在頭痛發作過程仍持久存在,延續時間超過1小時而不到1周。神經影像學檢查不能發現有顱內結構病損。
(3)基底型偏頭痛(原稱基底動脈偏頭痛):有明確起源於腦幹或雙側枕葉的先兆癥狀,如失明、雙眼顳側和鼻側視野都有的視覺癥狀、構音障礙、眩暈、耳鳴、聽力減退、復視、共濟失調、雙側性感覺異常、雙側輕癱或精神錯亂等。多在數分鐘至1小時內消失,繼而發現雙側枕區搏動性頭痛。間隙期一切正常。
(4)不伴頭痛的偏頭痛先兆(偏頭痛等位發作):出現見於偏頭痛發作的各種先兆癥狀,但有時間並不隨後出現頭痛。當病人年齡漸老,頭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發作性先兆癥狀,但完全表現為先兆癥狀而無頭痛者則較少。40歲後首次發病者需作深入檢查,除外血栓栓塞性TIA。
(三)眼肌麻痹型偏頭痛 極少見。起病年齡大多在30歲以下。有固定於一側的頭痛發作史,在一次較劇烈頭痛(眼眶或眶後痛)發作後,出現同側的眼肌麻痹,以上臉下垂最多見。麻痹持續數日或數周后恢復。開始幾次發病麻痹完全恢復,但多次發作後可遺留部分眼肌麻痹而不恢復。神經影像不宋體排除顱內器質性病損。
(四)兒童期良性發作性眩暈(偏頭痛等位發作)有偏頭痛家族史但兒童本人無頭痛。表現為多次、短暫的眩暈發作,也可出現發作性平衡失調、焦慮,伴有眼球震顫或嘔吐。神經系統及腦電圖檢查正常。間隙期一切正常。部分兒童成年後可轉為偏頭痛。
(五)偏頭痛持續狀態 偏頭痛發作持續時間在72小時以上(其間可能有短於4小時的緩解期)的稱偏頭痛持續狀態。
患者自覺癥狀即可診斷。
偏頭痛是血管性頭痛的一種典型表現,以中青年女性多見,可有家族遺傳史。能誘發偏頭痛的因素很多,如勞累、緊張、天氣變化,情緒波動,進食某種食物等。偏頭痛經過相應的治療都能得到緩解,但任何一種治療都不可能保證患者不會複發。經過相應檢查排除了器質性疾病後,偏頭痛患者應該從心理上徹底放鬆自己。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進食有刺激性食物和能誘發頭痛的食物,消除對該病的恐懼心理,這樣可最大限度地減少頭痛的發作次數。切不可依賴去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