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早剝有時癥狀與體征均不明顯,只在產後檢查胎盤時,胎盤母體面有凝血塊及壓跡,才發現胎盤早剝。
經過科學家數十年的研究,發現胎盤早期剝離與高血壓(包括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原發性高血壓,腎性高血壓)、創傷,胎膜早破、孕婦年齡、吸煙,使用可卡因等因素相關
1.診斷依據
(1)可有外傷史、血管病變史。
(2)有伴有腹痛的陰道流血。
(3)子宮有局限性輕壓痛,並呈高張狀態,宮底升高。
(4)胎心減弱甚至消失。
(5)超聲檢查子宮壁與胎盤之間出現液性暗區,羊水中回聲增強增多,絨毛板向羊膜腔突出。
(6)血蛋白降低,可出現凝血功能障礙。
(7)產後檢查胎盤可見胎盤母體面上有凝血塊及壓跡。
1、前置胎盤 輕型胎盤早剝,也可為無痛性陰道出血,體征不明顯,行B型超聲檢查確定胎盤下緣,即可確診。子宮後壁的胎盤早剝,腹部體征不明顯,不易與前置胎盤區別,B超檢查亦可鑒別。重型胎盤早剝的臨床表現極典型,不難與前置胎盤相鑒別。
2、先兆子宮破裂 往往發生在分娩過程中,出現強烈宮縮、下腹疼痛拒按、煩躁不安、少量陰道流血、有胎兒窘迫徵象等。以上臨床表現與重型胎盤早剝較難區別。但先兆子宮破裂多有頭盆不稱、分娩梗阻或剖宮產史,檢查可發現子宮病理縮復環,導尿有肉眼血尿等,而胎盤早剝常是重度妊高征患者,檢查子宮呈板樣硬。
1.診斷依據
(1)可有外傷史、血管病變史。
(2)有伴有腹痛的陰道流血。
(3)子宮有局限性輕壓痛,並呈高張狀態,宮底升高。
(4)胎心減弱甚至消失。
(5)超聲檢查子宮壁與胎盤之間出現液性暗區,羊水中回聲增強增多,絨毛板向羊膜腔突出。
(6)血蛋白降低,可出現凝血功能障礙。
(7)產後檢查胎盤可見胎盤母體面上有凝血塊及壓跡。
加強產前檢查,積極預防與治療妊高征;對合并高血壓病、慢性腎炎等高危妊娠應加強管理;妊娠晚期避免仰卧位及腹部外傷;胎位異常行外倒轉術糾正胎位時,操作必須輕柔;處理羊水過多或雙胎分娩時,避免宮腔內壓驟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