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林不耐受三聯症(aspirin intolerance triad)或稱Wiolal綜合征(Wielals syndrome),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呼吸道高反應性疾病。此類患者常伴有鼻息肉和支氣管哮喘。阿斯匹林、消炎痛等非類固醇抗炎藥物,常可誘發鼻炎(噴嚏、流涕)、哮喘發作,還可伴有蕁麻疹、血管性血腫等癥狀。
經過免疫學實驗研究和臨床檢查證實,本病與變態反應無關。現在普遍推測,細胞膜花生四烯酸代謝發生偏移,產生過多的白三稀(leukobriene,LTS),是發生本病的主要環節。阿斯匹林、消炎痛等非類固醇抗炎葯可使花生四烯酸代謝發生偏移。LTS既是很強的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因子,又是生物活性很強的炎性介質,其中LT4對嗜酸性粒細胞有高度趨化活性。LTS在呼吸道規程可導致局部粘膜水腫,並使嗜酸細胞大量浸潤,後者釋放的細胞毒物質(主要為鹼性蛋白)不僅可致粘膜上皮損傷使其敏感性增強,還可破壞鼻粘膜小血管壁上的神經支配,使小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加劇組織水腫,有助於息肉的形成。
發病率 本病多見於成年人,由於患者常依據自己的癥狀分別到內科和耳鼻喉科就診,各家報告的流行數字不盡一致。Poole等(1985)為耳鼻喉科提供一組數字,鼻息肉患者中約有20%對阿斯匹林不耐受,鼻息肉伴有哮喘者則為30%~40%對阿斯匹林不耐受,未經選擇的哮喘患者為10%。
本病初起常為血管運動性表現,患者可有較多水樣鼻涕,鼻分泌物中有嗜酸性粒細胞,以後可逐漸有肥厚性鼻竇炎和鼻息肉形成,中年之後可發生哮喘。患者服用阿斯匹林等解熱鎮痛葯後常可誘發鼻炎或哮喘發作,極少數病人可發生嚴重反應,如胸悶、喉梗塞,甚至發生休克與死亡。
根據臨床表現,本病有如下特點:①常有反覆發作的鼻竇炎;②鼻息肉術後極易複發;③哮喘程度較重且常為腎上腺皮質激素依賴性;④食物色素添加劑(酒石黃,tartiazine)和防腐劑(苯甲醇)也常引起哮喘發作和使鼻息肉加重。
1.凡遇鼻息肉患者皆應詢問有否哮喘病史和解熱鎮痛葯耐受情況。
2.對哮喘患者行鼻腔檢查應視為常規。在哮喘病人中可發現25%~30%有鼻息肉(Molone,1977),如發現鼻息肉則應高度懷疑本病。
3.鼻分泌物中有較多嗜酸細胞。
4.放射線檢查顯示鼻竇炎徵象。我國謝永明(1987)報告,阿斯匹林哮喘患者X線平片有鼻竇炎改變者為89.8%。
5.食物如糕點、香腸、罐頭、糖果等可誘發哮喘發作者,應進一步檢查。
6.阿斯匹林口服激發試驗 因此法可引起較重呼吸道反應,故應遵循下述原則:①應在患者哮喘緩解時進行。②由有經驗的呼吸科醫師在有應急條件下進行。③激發劑量從3mg開始,每隔3小時數量,直到650mg,每天3次。每次激發後均應測量肺功能,FEV下降25%以上時不再激發。④對已提供明確阿斯匹林不耐受病史者,不應再施行此項檢查。
1.對鼻息肉和哮喘發作者,避免使用解熱鎮痛葯和食用有色素添加劑或防腐劑的食品。
2.對嚴重哮喘者可先予口服強的松30mg/d,哮喘控制後改用二丙醇氯地米鬆氣霧劑霧吸,每日3次,每次噴,每日總量為400mg。
3.鼻內有息肉較大者,可先口服強的松30mg/d,連服一周,待體積縮小後再改為鼻內滴用曲安縮松滴鼻液或用二丙醇氯地米鬆氣霧劑鼻內霧吸。
4.鼻息肉體積較大造成鼻塞明顯,經上述治療仍不見改善者,可考慮手術切除。但術前仍應全身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1~2周,之後改為鼻內應用。Janhi-Alanko等(1989)報告,59%患者術後哮喘改善,12%哮喘加重。
阿斯匹林不耐受三聯症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