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是以鼻黏膜息肉及廣泛的可觸及的皮下局限性腫塊為特徵,病原菌為冠狀蟲霉(Conidiobolus coronatus),感染初始於鼻中隔,漸至鼻竇、喉部及面部中心區的皮下組織,病人多生活於非洲熱帶雨林,尤其是奈及利亞。

蟲霉病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病原菌為冠狀蟲霉(Conidiobolus coronatus),感染初始於鼻中隔,漸至鼻竇、喉部及面部中心區的皮下組織,以鼻黏膜息肉及廣泛的可觸及的皮下局限性腫塊為特徵。

(二)發病機制

初發時前鼻甲腫脹,進展較慢,偶可進展較快波及黏膜、鼻孔、口部及鼻竇。病變常為雙側,偶可單側,腫塊擴大可導致鄰近組織無痛性毀損。組織中菌絲較易被HE染色,但PAS、Gridly則不易著色,CMS染色也較弱,菌絲單個或成簇,平均直徑8μm,分隔規則,壁較薄,但較易確認,圍繞以亮的放射狀、有顆粒的嗜伊紅物質,2~6μm厚,此嗜伊紅物質呈指狀或星狀排列,類似孢子絲菌的星狀體。菌絲不侵犯血管壁。

蟲霉病的癥狀

初發時前鼻甲腫脹,進展較慢,偶可進展較快波及黏膜、鼻孔、口部及鼻竇。病變常為雙側,偶可單側,腫塊擴大可導致鄰近組織無痛性毀損。腫塊可觸及,與其上方皮膚不粘連,但可與下方組織結構黏著,凸凹不平,推動鼻甲向中隔方向可阻塞鼻孔通道。伴發的水腫可波及頰部、前額、嘴唇,眼皮也可因腫脹而閉合,導致眼的角膜白斑,X線顯示鼻竇不透明;通氣空間消失,黏膜增厚,病人血象正常,不發熱。

根據臨床表現,依據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檢查發現類似孢子絲菌的星狀體。可以診斷。

蟲霉病的診斷

蟲霉病的檢查化驗

1.直接鏡檢 取一柔軟完整的囊穿刺液或感染的鼻黏膜刮屑作KOH塗片見寬菌絲,偶見分隔,菌絲壁見有雙摺光性,分枝。

2.真菌培養 沙堡培養基(不含放射菌酮)上菌落初為白色光滑,漸變為淡棕色,菌落鏡檢可見單核細胞狀大小的分生孢子的孢子囊。

組織病理:組織中菌絲較易被HE染色,但PAS、Gridly則不易著色,CMS染色也較弱,菌絲單個或成簇,平均直徑8μm,分隔規則,壁較薄,但較易確認,圍繞以亮的放射狀、有顆粒的嗜伊紅物質,2~6μm厚,此嗜伊紅物質呈指狀或星狀排列,類似孢子絲菌的星狀體。菌絲不侵犯血管壁。

蟲霉病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ADVERTISEMENT

預後較好,可給予碘化鉀治療(30mg/kg),連續治療3個月以上。類固醇、甲氧苄啶(磺胺增效劑)和磺胺甲噁唑及兩性黴素B也可選用。

(二)預後

預後較好。

參看

  • 耳鼻喉科疾病

皮下、全身性及
伺機性真菌病中孢子蟲綱未分類 蟲霉病877


<< 蟲證 蟲積 >>

蟲霉病相關圖片

蟲霉病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蟲霉病
暗色絲孢霉病
肺毛霉病
毛霉病
透明絲孢霉病
蛙糞霉病
血吸蟲腸病
著色芽生菌病和暗色絲孢霉病
埃及血吸蟲病
玻璃體豬囊蟲病
鞭蟲病
鼻孢子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