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攣性肌痙攣,呈斷續的節律性肌收縮,間有肌鬆弛。面肌痙攣亦稱面肌抽搐或偏側面肌痙攣症,是一側面神經受激惹而產生的功能紊亂症候群。多是一側,雙側罹患者很少,約佔4%。患者多是40歲以上成人,男女性別之比為2∶3。發病率約佔人群之64/100000。Stocks曾報道一家代人中有13人患病,但非遺傳性疾病。此病早在16世紀初我國醫書《審視瑤函》中即有記載。但由於其病因病理不明,長期被認作不治之症。耳科學中很少論及此病,直到最近20年來廣泛開展耳神經外科工作之後,才對該病進行了深入研究,使之成為耳科學中一個重要疾病。
根據病因可將此病分為特發與繼發兩種。繼發性者亦稱癥狀性面肌痙攣,凡在大腦皮層到面神經分支末梢的整個通道中,任何壓迫刺激性病變均可誘發此病。臨床常見的如中耳乳突炎症和腫瘤,橋小腦角的佔位性病變(膽脂瘤和聽神經瘤)及腦炎,蛛網膜炎,多發性硬化,Paget病和顱凹陷症等。凡查不出誘因者,統稱為特發性痙攣,約佔發病總數的2/3。1966年Jannetta提出,面神經出橋腦根處(REZ)被走行的小動脈壓迫,是構成面肌痙攣的主要誘因,並採用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取得滿意的療效。
典型抽搐狀態,不伴其他陽性神經體征,一般診斷不難。應常規進行腦電圖、肌電圖檢查,必要時還應進行乳突、顱骨X線攝片,頭顱CT及MRI檢查,以排除乳突及顱骨疾患。用電刺激患側眶上神經,患側眼輪匝肌及其他面神經支配的肌肉同步發生收縮是其特點。正常者或其他疾病刺激單側眶上神經,僅引起單側眶上神經支配的眼輪匝肌收縮。
Jannetta提出,面神經出橋腦根處(REZ)被走行的小動脈壓迫,是構成面肌痙攣的主要誘因,這些血管有小腦前下和後下動脈,也有曲張的粗大靜脈。人到中年以後,這些正常和神經交叉壓迫的血管開始硬化,血壓升高,長期壓迫神經可引起脫髓鞘變性,使神經軸索間發生串電現象,興奮由傳出而變成傳入,可有大量異常電位蓄積和發放,可引起面肌痙攣發作。此論點還可用以解釋三叉神經痛和舌咽神經痛的病因。但近年來也有不少學者持否定意見,因為有很多人面神經被血管壓迫並不發生面肌痙攣,而面肌痙攣病人有20%~30%查不到神經受血管壓迫。作者等近年曾對30例病人進行血清和腦脊液微量素測定,發現所有病人血清內鈣、鎂離子均明顯減少,可見血管壓迫性神經脫髓鞘,必須在鈣、鎂離子減少的環境中才能激惹發病。
【臨床表現】
開始為一側眼瞼跳動,逐漸由上向下可擴展到半側面肌,嚴重才可累及頸及肩部肌群。這種不自主痙攣,自己不能控制,情緒緊張、過度疲勞可誘發或使病情加重。據測試,這種面肌同步放電為每秒350次,表現為眼瞼緊閉,口角歪斜,一次抽搐時程者數秒,長者數分鐘,間歇期長短不定,發作時患者心煩意亂,視物不清,偶有面部酸痛、鼻塞和頭痛者。一般睡眠中不發作,但也有11%的病人於睡中仍照常抽動,影響睡覺。發作越來越頻繁,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病久後肌力逐漸減弱,到晚期可發展到半側面癱而告終。
臨床上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面癱後遺症面肌抽搐 以往有明顯的面癱史,由於面癱恢復不全發生軸索再生錯亂所致,患側多遺留不同程度的面肌無力和麻痹現象。
2.特發性瞼痙攣 為雙側眼瞼肌痙攣,常伴有精神障礙,肌電圖顯示面肌不同步放電,頻率正常,可能系錐體系統功能紊亂所致。
3.面肌顫搐 為面肌個別肌束細微的顫動,常侵入周圍眼瞼肌肉,多限於一側,可自行緩解,可能是侵犯腦幹、顱神經的良性病變所致。
4.習慣性痙攣 為小型痙攣,面肌無目的刻板性或反覆跳動,多見於一側,多在童年期發病。
5.中腦和錐體系統病變引起的手足徐動和舞蹈病。
典型抽搐狀態,不伴其他陽性神經體征,一般診斷不難。應常規進行腦電圖、肌電圖檢查,必要時還應進行乳突、顱骨X線攝片,頭顱CT及MRI檢查,以排除乳突及顱骨疾患。用電刺激患側眶上神經,患側眼輪匝肌及其他面神經支配的肌肉同步發生收縮是其特點。正常者或其他疾病刺激單側眶上神經,僅引起單側眶上神經支配的眼輪匝肌收縮。
Jannetta提出,面神經出橋腦根處(REZ)被走行的小動脈壓迫,是構成面肌痙攣的主要誘因,這些血管有小腦前下和後下動脈,也有曲張的粗大靜脈。人到中年以後,這些正常和神經交叉壓迫的血管開始硬化,血壓升高,長期壓迫神經可引起脫髓鞘變性,使神經軸索間發生串電現象,興奮由傳出而變成傳入,可有大量異常電位蓄積和發放,可引起面肌痙攣發作。此論點還可用以解釋三叉神經痛和舌咽神經痛的病因。但近年來也有不少學者持否定意見,因為有很多人面神經被血管壓迫並不發生面肌痙攣,而面肌痙攣病人有20%~30%查不到神經受血管壓迫。作者等近年曾對30例病人進行血清和腦脊液微量素測定,發現所有病人血清內鈣、鎂離子均明顯減少,可見血管壓迫性神經脫髓鞘,必須在鈣、鎂離子減少的環境中才能激惹發病。
【臨床表現】
開始為一側眼瞼跳動,逐漸由上向下可擴展到半側面肌,嚴重才可累及頸及肩部肌群。這種不自主痙攣,自己不能控制,情緒緊張、過度疲勞可誘發或使病情加重。據測試,這種面肌同步放電為每秒350次,表現為眼瞼緊閉,口角歪斜,一次抽搐時程者數秒,長者數分鐘,間歇期長短不定,發作時患者心煩意亂,視物不清,偶有面部酸痛、鼻塞和頭痛者。一般睡眠中不發作,但也有11%的病人於睡中仍照常抽動,影響睡覺。發作越來越頻繁,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病久後肌力逐漸減弱,到晚期可發展到半側面癱而告終。
特發性面肌痙攣多見於40歲以上的成人,可能與動脈硬化、高血壓病變有關。如患者是30歲以下青年,常暗示腦小腦角、內聽道、膝狀節、中耳乳突或腮腺內存在著神經刺激性病變,如先天性膽脂瘤、血管瘤、聽神經瘤和蛛網膜囊腫等。痙攣是該病的一個危險信號。遇有此等情況,應及時進行神經系統全面檢查,必要時應進行顱腦CT或MRI檢查,絕大可觀察等待,以免貽誤治療。
為了預防微血管減壓手術的併發症,首先在手術體位上注意,避免採用坐位或半坐位,以防大量空氣進入靜脈,造成多臟器空氣栓塞。手術醫生要加強基礎手術技巧訓練,打開乳突氣房要及時封閉,熟練使用吸引器和它的壓力調整,仔細辨認面神經出腦幹區的血管壓迫形式,避免盲目地電凝、分離和切斷血管。如能注意以上幾點將會明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