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腺瘤(oxyphilicadenoma)又稱大嗜酸性粒細胞瘤(oncocytom),是一種少見的涎腺良性腫瘤。關於嗜酸性腺瘤的組織發生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來自導管上皮或導管肌上皮細胞。  

治療措施

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並應切除一些正常的、腫瘤外周的涎腺組織。  

病理改變

1.大體形態 腫瘤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個別呈結節狀,有包膜且較完整,剖面呈棕色,無囊性變、出血或粘液樣區域。

2.鏡檢 瘤細胞體積較大,界限清楚,圓形或多邊形,胞漿呈顆粒狀,嗜酸性染色。核圓形或卵圓形,染色深 ,甚至固縮。核仁可見,但核分裂象非常少見。超微結構研究發現,這些嗜酸性細胞內充滿擴大和變形的線粒體。細胞排列成實性小梁或團塊,有時呈腺小葉狀排列,但不形成腺管腔。瘤細胞團之間有纖維結締組織間質,將上皮團塊分隔成分葉狀,間質內無淋巴組織,或偶見少量淋巴細胞,但一般不形成淋巴濾泡。

3.生物學特點 嗜酸性腺瘤為良性腫瘤,瘤體較小,生長緩慢,完整切除後不複發,極少出現惡性變。  

臨床表現

嗜酸性腺瘤主要發生於腮腺,占腮腺腫瘤的1%以下,多為單側發生,個別病例也可發生於雙側。有時也可見於頜下腺、齶腺、頰腺等。常發生於老年女性,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80%發生於50~60歲。

嗜酸性腺瘤為良性腫瘤的臨床表現,腫瘤體積一般較小,直徑一般不超過5cm,生長緩慢,病人無任何不適。腫瘤呈圓形或卵圓形,活動,質地較軟,與皮膚無粘連。

涎腺的嗜酸性粒細胞線粒體氧化酶系統對99m鍀具有親和能力,可使嗜酸性腺瘤99m鍀同位素掃描中顯示出「熱」結節。

嗜酸性腺瘤13838


<< 手術後反流性胃炎 嗜酸性膿皰性毛囊炎 >>

嗜酸性腺瘤相關圖片

嗜酸性腺瘤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嗜酸性腺瘤
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症
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症
肝內形成嗜酸性肉芽腫
骨嗜酸性肉芽腫
乳頭侵蝕性腺瘤病
熱帶性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症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嗜酸性細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肌痛綜合征
特發性胃腸道嗜酸性細胞浸潤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