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活動受限,多見與肩關節周圍炎和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

肩關節炎症或外傷史。

肩關節活動受限的診斷

見肩關節功能障礙,活動受限。

肩關節活動受限的鑒別診斷

肩關節活動受限需要做如下鑒別:

肩關節周圍炎又稱漏肩風、五十肩、凍結肩,簡稱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症。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妨礙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關節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並逐漸加重,晝輕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側側卧,肩關節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肩部受到牽拉時,可引起劇烈疼痛。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外傷性肩關節前脫位均有明顯的外傷史,肩部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傷肢呈彈性固定於輕度外展內旋位,肘屈曲,用健側手托住患側前臂。外觀呈「方肩」畸形,肩峰明顯突出,肩峰下空虛。在腋下、喙突下或鎖骨下可摸到肱骨頭。傷肢輕度外展,不能貼緊胸壁,如肘部貼於胸前時,手掌不能同時接觸對側肩部(Dugas征,即搭肩試驗陽性)。上臂外側貼放一直尺可同時接觸到肩峰與肱骨外上踝(直尺試驗)。X線檢查可明確脫位類型和確定有無骨折情況。

見肩關節功能障礙,活動受限。

肩關節活動受限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肩周炎的運動療法:

下面為患者介紹幾種簡便易行的運動療法:徒手體操:做肩關節三個軸向活動,用健肢帶動患肢進行各種練習。

器械體操:利用體操棒、啞鈴、吊環、滑輪、爬肩梯、拉力器、肩關節綜合練習器等進行鍛煉。注意:應在無痛範圍內活動,因為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或加重肌痙攣,從而影響功能恢復。每次活動以不引起疼痛加重為宜。反之則提示活動過度或出現了新的損傷,宜隨時調整運動量。

下垂擺動練習:軀體前屈,使肩關節周圍肌腱放鬆,然後做內外、前後、繞臂擺動練習,幅度可逐漸加大,直至手指出現發脹或麻木為止。此時記錄擺動時間,然後直腰稍做休息放鬆,再做持重(1~2公斤)下垂擺動,做同樣時間的前後、內外、環繞擺動(30~50次),以不產生疼痛或不誘發肌肉痙攣為宜。也可在俯卧位下進行,即將患肩垂於床外,然後做放鬆擺動或提重物擺動練習。

ADVERTISEMENT

點穴按摩與被動運動:肩部按摩能達到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肌痙攣和松解關節粘連的作用。按摩配合被動活動,可增大肩關節的活動範圍。

但手法一定要輕柔,以免癥狀加重。一般先在肩部施以推、揉、滾等手法,以放鬆肌肉,緩解痙攣。再拿或按肩井、肩骨禺、肩貞、中府、天宗等穴。用推按理筋法,彈撥肱二頭肌肌腱、肱三頭肌長頭及胸大肌止點。在做肩關節的抖動,同時做肩關節各方向輕巧的被動運動,逐漸擴大活動範圍,最後以搓、抹等手法結束按摩。

另外選用適當的保健枕可以以肩周炎起到防治的做用。

參看

  • 鹼性磷酸鈣結晶沉積病
  • 肩關節脫位
  • 肩部骨折
  • 肩關節不穩定
  • 肩袖間隙分裂
  • 肩袖損傷
  • 肩關節周圍炎
  • 肩鎖關節脫位
  • 創傷性肩關節後脫位
  •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
  • 肱骨外科頸骨折
  • 肱骨上端骨骺分離
  • 肩峰骨折
  • 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
  • 肩胛骨體部骨折
  • 肩周炎
  • 先天性肩關節脫位
  • 羥磷灰石沉積病
  • 上肢癥狀

肩關節活動受限3654


<< 肩關節痛 肩帶肌、上肢和胸背部諸肌的肌無力和肌萎縮 >>

肩關節活動受限相關圖片

肩關節活動受限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相關疾病

肩關節活動受限
腕關節內積血及活動受限
手腕腫痛及掌屈活動受限
頭頸部活動受限
膝後腫脹疼痛,活動受限
肩部運動受限
創傷性肩關節前脫位
創傷性肩關節後脫位
肩關節痛
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結核
肩關節不穩定